您的位置:首页 >代表工作>详细内容

代表工作

牢固树立政治观权力观主体观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8-19 11:24:27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年是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在此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一方面充分肯定了40年来地方人大工作取得的成绩、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为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此,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正确政治观、权力观、主体观,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不断丰富和拓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推动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树牢政治观,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十分重要的政治机关,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观关乎方向问题、道路问题、生死问题。树立正确政治观,关键是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强化党对人大工作的政治领导,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定期向党委请示报告常委会工作,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监督、决定、任免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自觉维护党委权威,保证人大工作总体安排、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充分体现党委的决策要求,使党委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使党委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选举、任命为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树牢权力观,切实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责任重大,使命崇高。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行使权力、强化监督、推动工作,形成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合力。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把权力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要求上,用在推动法律有效实施、推进法治国家建设上,用在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上,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越轨、不出格。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要按照党中央对人大工作的要求,完善监督体制机制,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切实担负起法定监督职责,敢于动真碰硬,抓住突出问题,督促有关国家机关改进工作、完善制度、有效实施法律。 树牢主体观,努力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使人大工作更好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增进人民福祉。时刻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明创建、环境保护、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紧紧围绕案件执行、民事审判、公益诉讼、扫黑除恶等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司法监督,更好满足群众对权益保障的新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进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方式创新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创新促进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提升。进一步丰富代表活动载体,为代表依法履职、参加活动、联系群众提供服务保障,为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人大代表的应有作用。 (任言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