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规范运作 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
李 泉
几年来,桓仁满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密切与人大代表联系是做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基础,规范运作为人大代表履行职务创造有利条件”的服务理念,创新思维,创新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联系代表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采取新方式,建立新机制 常委会把密切联系代表作为做好人大工作基础来抓,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开辟新途径,采取新方式,整合新资源,不断充实和完善联系代表机制。 一是建立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暂行办法。为了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系,使联系代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常委会于2002年通过了《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系暂行办法》。《联系暂行办法》中规定:“将全县12个乡镇划分为东南西北中五片。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片联系片区内人大代表;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负责分管的人大各委办,联系指导片区的人大代表工作”。 主要内容是:举办各类法律知识和代表履职培训班,组织代表开展相关活动,应邀参加片区内代表的各项活动“。这些规定,使常委会与人大代表建立起了紧密型关系,也使联系代表工作有了制度性遵循和规范。 二是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常委会会议、常委会组织的“三察(查)”和评议活动。常委会建立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参加常委会重大活动制度,以此来充分保障人大代表的审议权、表决权、选举权和提出议案等法定权利。根据《联系暂行办法》关于“依据实际情况邀请乡镇人大主席及相关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的‘三察(查)’和评议活动,为他们履职提供方便条件”规定,日常工作中,有选择性地安排一部分乡镇人大主席和不同行业、专业性强的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相关会议,让他们在履职实践中,学习借鉴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地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对“一府两院”实施工作评议是监督法赋予常委会的一项重要权力。常委会每年都组织代表参加对部门的工作评议。把上述联系代表的形式加以规范运作,广泛地接触人大代表,切实加强了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 三是增强“一府两院”联系人大代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联系代表工作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仅仅发挥常委会一个方面积极性还不够,要注重调动和发挥各个方面积极性才行。常委会在创新联系代表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对“一府两院”联系代表工作提出了“一府两院”要密切关注民生,注重社情民意,主动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的具体要求。县政府认真落实常委会关于密切联系代表的要求,向全体代表发出了征求意见函,诚恳收集广大代表对政府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决定对确被政府采纳的好建议给予奖励。县人民法院确定了院政治处为负责人大代表联系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请常委会到法院视察工作,请县人大代表旁听相关重大案件庭审。政治处还将县人民法院编辑的《法院工作动态》及时向人大代表通报。县人民检察院除为每位代表赠送《检察纵横》杂志外,还定期通过“院报”向代表通报检察院全面工作开展及重大案件查处情况,让代表知道和了解情况。同时,还根据工作开展情况,不定期地召开乡镇人大主席、城区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座谈会,征求意见。每年年底“两院”都定期地召开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座谈会,征求对法院、检察院工作的意见,把自觉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变成“两院”改进工作的自觉行动。 二、规范运作,激活主体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主体,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的有效运转和效能发挥。通过规范运作来激活主体,使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常委会在总结联系代表,做好代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监督法关于“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是人大监督的主要形式”,“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前,主任会议可以组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有关工作进行视察或者专题调研”。为此,常委会重点在“专题调研”和“专题视察”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指导代表小组搞好专题调研。2008年,常委会人工委以普乐堡镇老漫子代表小组为试点,指导其搞好专题调研。这个小组的代表组成是居住位于大雅河风景旅游区附近的人大代表。几年来大雅河风景旅游区的迅速发展他们看在眼里,感触深刻。如何促进当地老漫子村旅游业发展成为他们活动的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这个小组到毗邻的国家著名旅游区——宽甸青山沟专题调研和考察学习。他们选择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民俗接待户,通过看、问、议形式,了解掌握到该户是靠观念新、农家特色突出、环境舒适和周到热情服务四大特点取赢得游客的普通欢迎。经过充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老漫子村在区位优势、民俗民风、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极具开发为民俗村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可以带头示范发展乡村旅游业。活动结束后,他们向镇政府提出了“巧借省旅游局帮扶普乐堡镇政府难得机遇,建议镇政府在老漫子村一组率先兴建民俗接待中心”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镇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完成了立项,正在兴建之中。这次专业调研,成为促成普乐堡老漫子民俗接待中心立项、开工建设的“助推器”。 二是按代表职业特点,建立专业组开展活动。把县城内涉农的林业、科技、文化、卫生、农村等代表划分为两个专业小组,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视察和检查,充分发挥代表专业特长的作用。小组根据桓仁是林业大县,林业是全县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在全县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份额和新形势下建设生态大县的实际,组织涉农小组视察了二棚甸子镇政府开展的关于“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林权制度改革,肯定了其经验和做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并建议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有利地推动了全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是精心组织代表参加闭会期间活动。常委会要求各代表小组长提前做好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向代表通报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送阅与活动有关的法律和相关资料。在“代表之家”召开代表和相关人员会议,使其对所要开展的活动内容有所了解,提高出席率,保证活动质量,收到应有成效。通过对这些联系代表形式的规范运作和有针对性的以“专题”促监督“专业”形式,使常委会与代表建立起了经常性联系,激发了代表政治热情,保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效能的充分有效发挥。 三、创新载体,强化联系 建立健全人大代表联系制度,不断促进联系代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是常委会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要创新联系载体,不断强化与代表联系。 一是以“四个一”活动为载体加强与代表联系。常委会为切实加强与代表联系,今年四月份,在全县人大代表中开展了“走访一定数量的选民、提出一件合理化建议、写出一篇专题调研报告和向选民报告一次自己履职情况的“四个一”活动。对在开展“四个一”活动突出的优秀代表和组织者进行表奖。为搞好此项活动,制定出了关于开展“四个一”活动的实施方案。为开展好“四个一”活动,常委会要切实加强检查、指导工作。在检查、指导过程中加强了与代表接触。人大代表在“四个一”活动中收集和形成的很多意见建议、专题调研报告,常委会将转交代表这些意见建议、专题报告中转给“一府两院”办理和落实,尤其是在督促承办部门办理落实人大代表建议过程中,加强了与代表的沟通、交流和联系。开展“四个一”活动,实行代表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有利于增强代表接受选民监督意识,促进了代表自觉履行代表的职责和义务。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常委会联系代表工作的不断加强。实施方案中规定的每年年底都要对“四个一”活动表现突出的优秀代表、组织者进行表奖的规定,不仅将奖励激励机制引入代表履职过程中,而且使奖励激励机制变成激励代表履职的长效机制,这更有利于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促进代表履职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挥。 二是充分利用“代表之家”载体加强与代表联系。经过常委会两年多的不断建设,全县12个乡镇和城区街道人大的“代表之家”建“家”任务已全部完成。目前,“代表之家”不仅成为广大代表 “充电” 学习的有效场所,也是开展“三察(查)和评议活动及其他活动的“集散地”。常委会应充分利用好这个联系代表载体,使其联系代表的应有效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进而使人大代表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要认真贯彻执行代表法关于“约见”规定加强与代表联系。代表法规定:“县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代表按前款规定进行视察,可以提出约见本级或者下级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代表法的这一法律规定,客观上要求“一府两院”及其有关部门要主动地与代表加强联系。目前,很多地方行政领导、部门负责人通过听证、论证、座谈等多种方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人大成为表达、平衡、协调社会利益的重要“平台”。常委会作为负有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国家权力机关,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一府两院”主要负责人“约见”代表法律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落实,不断充实和完善联系代表机制,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人大代表工作发展实际需要。(作者:系桓仁县人大人工委副主任)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