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新代表工作 不断发挥代表作用
溪湖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做好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作为一项全局性、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在创新代表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一、以提高代表素质为基础,增强代表为民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代表作用的大小,进而影响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质量和成效。为此,我们坚持从提高代表素质入手,严把住入口,加强培训,增强代表为民履职的意识。 一是把住入口,择优推荐高素质的人当代表。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人大代表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争当代表的人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更应该严格把好入口关,坚持推荐那些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较高、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真正能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人当代表。在2007年末换届选举和换届后代表补选时,我们积极配合区委认真抓好代表的推荐和选举工作,严格把好“入口”关,成立了由常委会分管主任和人工委同志共同组成的考察小组,多次到代表候选人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和所在选区了解情况,好中选好,优中择优。通过努力,使新选出的代表素质普遍提高,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水平明显增强。 二是加强引导,切实提高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素质。换届后,我们通过对区人大代表现状的分析,认为影响我区代表履职的突出问题有两个:一是占代表总是三分之二的新代表虽然履职热情很高,但对人大制度的认识比较肤浅,对执行代表职务所需要的有关法律知识了解不多,履行代表职责的能力不强。二是个别代表仍认为人大代表是个荣誉称号,存在光荣感强,责任感差,不能积极履行代表职责的现象。因此,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代表素质。在具体方法上,采取集中组织学习、到先进地区取经、邀请履职经验丰富的老代表传授经验、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代表进行学习。同时为保证学习效果,我们加强了考核力度,把代表参加学习情况作为评价代表团(组)工作,评选优秀代表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二、以机制建设为根本,实现代表履行职务的规范化和民主化 近年来,我们从代表工作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代表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联系机制,畅通民主渠道。我们把以往工作中摸索出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外地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对联系代表,组织代表视察、调查、执法检查,督办代表建议等均作了明确规定。先后制定了《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市、区人大代表联系办法》、《区人大常委会对市、区人大代表管理暂行办法》、《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法》、《代表向选民述职方案》和《关于开展“评先创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并进一步完善了代表接待选民、代表联系群众等制度。为便于选民联系代表,我们要求各代表团将人大接待制度及市、区人大代表照片予以公示,并为每名代表印制了联系卡,发放到代表所在的选区公示,并为每名代表印制了联系卡,发放到代表所在的选区,几年来我们共邀请了30余名代表列席常委会,听取、 取、讨论了相关议题。此外,我们还注重加强与辖区内省、市人大代表的联系,通过吸收其参加代表活动、通报情况、转交重大建议等方式,更好地发挥省、市人大代表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群众上下贯通、直接对话的全面联系网络,形成了一条“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畅通民主渠道,有效发挥了代表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健全保障机制,为代表履职服好务。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既需要内在素质的提高,也需要外在条件的保障。为支持代表依法履职,促进代表作用的有效发挥,我们积极建立和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在人大机关专门建立了人大代表活动室,并为代表活动购置了乒乓球、台球、跑步机等体育设备,此举既较好地解决了代表活动无固定场所的问题,又让代表有了“家”的温馨。二是创建了基层人大工作网络。根据省、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去年常委会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全区6个办事处都成立了人大街道工作委员会,配齐了人工委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夯实基层人大工作力量。同时为解决代表在社区(村)开展工作无固定场所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以街道人工委为主体、社区(村)人大工作联络站为补充的基层人大工作网络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坚持兼用型和适用性相结合,同时为减轻基层财政负担,我们通过积极的工作,为每个乡镇、街道分别争取了5000元的专项建设资金。截止到目前,我区已有12个社区(村)建立了人大工作联络站。为促进基层人大工作网络有效运行,我们要求各代表团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在活动形式的组织上都要利用好基层人大工作网络这个阵地,注重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发挥好代表服务群众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及时纠正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基层人大工作网络的规范运行。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代表为民尽责。为激发代表的履职活力,调动代表为民尽责的积极性,我们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激励机制。一是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评议活动。从08年开始,常委会先后组织了66名区代表向所在选区选民述职,12名市代表向常委会述职。在代表述职后选民当场对述职代表进行测评,测评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档次。在去年的测评中,述职的代表都得到了群众的认同,满意率达到98%。通过尝试,我们感到代表述职的效果很好,它使积极履职的代表加倍努力,也让个别不认真履职的代表不敢再懈怠。有的代表深有体会地说:“人民选我当代表,如果我不能为人民实实在在地办几件事,在他们面前真无法交代啊!”二是开展评先创优活动。为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我们在08年建立了奖励机制,制定了开展评先创优活动实施意见,对认真履行代表职务,坚持广泛联系群众,积极发挥作用的代表和代表团(组),每两年进行一次隆重表彰,让代表和代表团(组)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形成“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良好局面。目前来看,这一机制已初步发挥作用,代表参加团(组)活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三、以代表活动为载体,激发代表为民谋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重在组织代表参加活动,使代表作用在实践中发挥,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激发代表为民谋利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几年来,我们不断改进工作,突出开展了三项活动。 一是在“三查(察)”活动上做文章。我们按照“专、深、实”的原则组织代表开展三查(察)活动,力戒“走一走、瞧一瞧、吃顿饭、就拉倒”情况的发生,鼓励代表们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反映群众呼声,督促政府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如:河西地区作为溪湖区的回族聚居区和老城区,由于城区建筑破损严重,城市功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此,代表对河西地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多次调查和视察,提出了将打造特色街区同旧城改造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餐饮一条街的建议。对此,区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多方人员进行考察论证,全力打造出了溪湖餐饮一条街,为市民营造了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是在“代表接待日”活动上下功夫。从09年开始,我们在河沿社区等12个人大工作联络站开展了区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先后组织了120名人大代表,接待选民1300多人次,在拓宽代表履职渠道的同时,也帮助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在去年的代表接待日活动中,河东办事处居民反映的溪湖南路4、5号楼无厕所的问题引起我们的重视。两楼居民多为老人,为上一次厕所,得下楼横穿马路前行300余米,才能到达最近的公厕,对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我们得知情况后积极同区政府联系,为居民就近建公厕,经过努力目前已竣工,群众对此非常满意。 三是在代表建议办理上使力气。为提高议案、建议和意见的质量,在人代会前,我们对代表如何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和意见进行指导,同时要求代表在人代会前要深入到原选区的选民当中,了解选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倾听选民呼声,为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和意见提供第一手资料。通过这些措施,改变了以往“无话可说,无案可提”的尴尬局面,代表建议的数量和质量也显著提高。为加强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我们积极组织提建议的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视察检查。去年,代表针对乡村街心路破损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修缮乡村街心路的建议。区政府对此建议极其重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落实。(任辉)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