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百姓解民难
———记市人大代表王文芝
盛夏傍晚,居住在学院社区的群众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健身的、玩牌的、聊天的,有的伴随着欢快的唢呐声扭起了秧歌、唱起了二人转……欢声笑语在社区里回荡。这当中有一位年近60岁的妇女,笑呵呵地走在人群中,老人们称她好闺女,同龄人喊她王大姐,下岗工人赞她是好干部,社区居民称她是贴心人、好代表。她就是本溪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平山区平山街道办事处学院社区主任王文芝。 当代表就应为群众尽职 王文芝代表,慈眉善目,声音洪亮。“我是一位基层代表,和群众最近,就应为群众尽职。”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代表三年来,她事事处处注意身体力行,努力当一名社区居民欢迎的人大代表。 在平时的生活中,她对待社区居民就如同自己的亲人,大家都亲切的称她为是群众的贴心代表。王文芝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辖区逛逛,听听群众最近有什么意见,发现了什么问题,及时协助有关部门妥善解决。学院社区的环山路有一段是市政府为群众新修的便民路,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她发现在这一段的马路中间出现了一个个的隔断,树立着两棵大树、5根电线杆,这几个障碍物在新修的马路上很不雅观,特别是夜间过往车辆的司机不熟悉该路段,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王文芝把这一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这件事虽小,但因涉及多个部门,没能得到及时解决,于是她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解决环山路、转山路段电杆、大树占路”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市政府相关部门联合采取措施,于2009年6月完成了电力线路的移设、大树的采伐工作,让群众出行更安全方便。 当代表就应为群众解难 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30多年的社区主任,王文芝默默地播撒着爱的种子,书写着对社区事业的忠诚。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牢记代表职责,关注群众冷暖,为群众解难,被群众亲切的称谓贴心代表。 她刚到学院社区的时候,家住学院社区一位70多岁的老人,对小区的环境有意见,他听说王文芝是人大代表,来到了社区,把小区环境情况向王文芝做了反映。王文芝代表热情地接待了他,细心倾听取了他的意见。在社区建立起了宣传栏、黑板报作为宣传阵地,亲自带领社区干部和群众一起清理垃圾、冲洗小张贴,种植花草树木,并协调资金搞好小区的卫生、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使小区成为市里的文明示范区。 有一次,群众打电话向王文芝反映,社区有一处垃圾点,不知什么时候被换了位置,群众很不方便,意见很大。小事虽小,但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王文芝得知这件事后,立刻向群众了解情况,经了解是政府部门的一个基层单位,为了不影响办公环境,没征求群众意见,擅自将垃圾点更换了位置。王文芝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一面向群众做说服解释工作,一面协调有关部门帮助群众重新设置比较合理的垃圾存放点,使这一事情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当代表就应为群众分忧 “我处在基层,群众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我都亲身感受,特别是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关爱和理解,为他们分忧。”低保工作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王文芝对社区老党员、残疾人、特困户做到经常上门慰问,了解情况,应保尽保。在走一次访中,她了解到社区有一位80多岁孤身老人,生活困难,从没有享受到低保。王文芝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为他办理了低保,还协调有关部门为他减免了取暖费用。当王文芝为老人送去低保金时,老人感动的说:“我上辈子积德了,碰上你这么一位好闺女。” 有一回,一名残疾人向王文芝反映,按规定他们可凭残疾人证参观博物馆、风景旅游区等,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享受到这种待遇,请王文芝向有关部门给予反映。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王文芝提出了“关于落实残疾人保障法,让残疾人享受参观博物馆、风景旅游区等可免第一门票待遇的建议。”市政府对这一建议十分重视,立刻召开了重点风景旅游区负责人专题协调会,要求全市各旅游区重要景点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残疾人保障法,执行残疾人免购第一门票的规定,并在全市大力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动员全市人民为残疾人献一份爱心。(萧 宇)
来源:《本溪人大》2010年第七期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