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代表工作>详细内容

代表工作

一字一句饱含为民真情——访十三届省人大代表毛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2 16:36:02 浏览次数: 【字体:

□ 本报记者 庞 芳 摄影 李龙江

省人大代表、市农业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毛丹,是位有着十几年履职经历的人大代表。2008年以来,她先后担任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平山区十七届、十八届人大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三届省人大代表。

作为高级农艺师,毛丹兼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质朴无华与严谨细致。当年作为一名农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要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尽快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需要一个刻苦的探索过程。她经常深入基层,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实地考察情况,了解他们发展产业的想法,帮他们进行科学规划,为他们提供产、供、销信息,由于工作现场都在野外,有的地方只能步行,脸晒黑了、脚起泡了、手臂划破了、腿被虫子咬了这些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

多年基层工作的经历使毛丹从稚嫩走向成熟,羽翼渐渐丰满,才华也逐渐展露,她先后获得了诸多省市乃至国家级的荣誉。但在毛丹心中,人大代表这份政治荣誉最神圣,因为这是大家对她的信任,更是对她的激励和鞭策。她奔走山乡,为乡亲们解决生产上疑难问题的同时,还不忘征求百姓的意见和建议,为百姓代言。

毛丹在调研时下功夫,在撰写建议时用心思。为尽可能多地获取第一手资料,从政府部门到山里农户,一次次调研,一遍遍打磨,只为更准确地反映实情,把群众的呼声带到会上。她说:“老乡们每每围着我,眼里满是期盼,嘴上唠个不停。这沉甸甸的信任,我怎么能辜负!”

在十几年的履职中,毛丹提出的建议件件耳熟能详:关于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开通央视独立的军事和农业频道的建议;关于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建议;关于优先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建议以及围绕搞好旅游城市建设提出了我市绿化树种选择的建议;还有围绕加快桥北钢铁园区建设,同时解决北钢职工通勤难、北台地区居民出行难问题提出的桥北园区及北台地区通公交车的建议,都得到了国家、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而且问题都很快得到了解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回首人大常委会设立40年中,山城无论从人居环境的改变还是居民幸福指数的提升,都离不开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强力推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能为本溪发展献计出力我深感荣光。”毛丹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