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减税降费为契机 推进工业强市实施
4月1日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的大幅降低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率政策正式实施。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深化增值税改革实施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确保: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确保部分行业税负有所降低;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李克强总理指出:“此次大规模减税,就是要让市场主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除了降低增值税率水平,还要完善增值税减税配套措施,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
3月21日,李克强总理又专程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考察此项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李克强总理指出,财政是庶政之母,企业是财政之基,要切实把企业税负减下来、获得感提上去,让发展动力更强。此次减税要切实提高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所占比例,这样不仅能够带动更多就业,客观上也起到涵养税源的作用,使财政更可持续。我国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总共有上亿户,占市场主体总量90%左右,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必须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充分发挥其稳定就业的重要作用,更大激发市场活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李克强来到国家税务总局减税降费办公室,强调减税效果好不好,关键是市场主体能不能实实在在受益。
3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从5月1日起各地可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原规定的20%降到16%。会议决定,一是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二是将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再延长一年,至2020年4月底。会议强调,各地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确保职工社保待遇不受影响、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着力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来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去年,在落实好年初既定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年中又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出台新的举措,全年减负约1.3万亿元,这对于降低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减税降费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举措,具有一举多得的效果。《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句话非常重要,就是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科技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所以,关注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对实现“六稳”,特别是稳就业、稳预期十分重要。让中小企业有明显的获得感,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能够应对挑战,不断创新,最终做大做强。
工业始终是本溪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信心百倍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2018年我市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做强实体经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0亿元,增长17.8%;实现税收50亿元,增长24.6%。高新区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0户,实现税收7.91亿元,其中纳税超千万元企业16户。重点做强实体经济的同时,加大民营企业培育力度,制定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9条政策举措,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减收3.9亿元。全年实现“个转企”431户、“小升规”21户。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6810户,增长17.5%。由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创新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7家。
今年本溪市要不断壮大工业经济,全力服务本钢提质增效,做深做细钢铁精深加工产业。推进高新区建设,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9条政策。降低企业用地、用电、用工成本;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连续三年每年新增100亿元,建立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力争实现“个转企”400户、“小升规”40户、“规升巨”5户。
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不可轻视,不确定因素和困难挑战很多,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大规模减税降费作为重大改革举措和宏观调控“当头炮”,既利当前又利长远。要把减税降费落实到位,更大释放企业活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本溪工业强市战略实施提供政策保障。(本报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