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关于2013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
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审计局局长王佳才受市政府委托所做的《关于2013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会议认为,2013年,市政府及审计部门,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创新审计理念,拓宽审计领域,依法履行审计职责。紧紧围绕规范本级预算编制与执行,深化财政改革,促进财政绩效管理等开展审计工作。重点加大了对民生项目资金审计力度,促进惠民政策有效落实。开展“三公”经费审计调查,促进厉行勤俭节约。注重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提高查出问题的整改效果。审计工作效能、工作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客观、真实,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可行,为审查批准2013年市本级财政决算(草案)提供了重要依据。会议同意这个报告,并对今后更好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努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机关职能作用。要加快推进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体制的审计工作,逐步实现对财政预算管理审计的全覆盖。要运用多种手段,加大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力度,促进预算编制细化,严肃预算执行,提高预算支出的刚性约束。要重点加强对市县区政府财力结构质量的审计,针对经济运行和财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机制体制层面上提出改善财力结构状况的建议和对策,不断提升财政综合管理水平。 二、继续加大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要继续加强对“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扶贫、救灾、保障性住房、生态环保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检查,着力揭示和查处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民生资金等违规违纪问题,推动各项惠民富民强民政策落实到位。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资金审计,规范核算程序,明确主体责任,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要关注投资项目目标的实现,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和合理使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三、进一步加大绩效审计力度,促进提质增效和厉行节约。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绩效审计考评机制,要把财政资金投入与项目进展、事业发展以及政策目标实现有机结合起来,把问效、问绩、问责贯穿于项目审计始终,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建立健全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制度,盘活存量资金,统筹有限的财政资金高效使用。推进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注重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和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绩效,有效缓解财政收支矛盾。要加强政府性债务借、管、用、还等环节的审计监督,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四、进一步加强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建立健全整改和督办反馈机制。要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建立健全整改和督办反馈机制,加大跟踪审计监督力度,保证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要坚持审计整改的时效性,做到边审计,边整改,对屡查屡犯的问题要从机制和体制层面上研究分析解决办法,发挥审计监督的预警作用。要建立由政府牵头、审计跟踪、各单位配合的监督整改机制,切实提高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效果,推动财政资金的良性运行。
编辑:李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