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政务信息

一张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1-09 09:07:07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 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深入推进“重强抓”专项行动,干事创业氛围日趋浓厚 ●健全机制,保障工作全面落实。 聚焦353项目标任务,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 ●强化督考,促进任务有序开展。 邀请77名“两代表一委员”全程监督,定期开展“点穴式”“精准式”督查,倒逼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担当实干,推动目标有效实现。 完成了347项指标任务,省考评结果继续向好,干部作风持续转变。 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产业转型取得积极进展 ●重点推进了143个工业项目加快建设,45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小升规”企业29户、“规升巨”企业10户。 ●本钢克服高炉集中检修等不利影响,保持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实现全口径税收29.7亿元、增长22.3%。 ●高新区技工贸销售收入达130亿元、增长63%,其中医药技工贸销售收入85亿元、增长42%。全市有27户医药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7个医药单品种销售收入超亿元,13户医药企业纳税超千万元。 ●认真落实省23条、市19条政策措施,全年减税降费17亿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超过3亿元,降低民营企业用电成本600余万元。以降成本的“组合拳”,更加有力地推动了龙山泉啤酒、木兰花乳业、龙宝参茸等民营企业做强、壮大。 推进文旅、贸易服务业提档升级,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桓仁县获评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江峪村进入全国乡村旅游300强。 ●有规模的赏枫游景区、温泉度假区、滑雪场已经增至23个,新建、扩建特色民宿11个,深度挖掘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项目4个。 ●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温泉康养本溪高峰论坛、国际枫叶节、冰雪节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4941.4万人次、增长15.6%,旅游总收入389.3亿元、增长18.6%。 ●明长城遗址、本溪湖工业遗产群、东北抗联红色教育基地等项目加强保护和开发利用。 ●旅游宣传营销进一步强化,本溪获评“2019年最受旅行者满意的中国旅游目的地”等殊荣。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在全省率先组织“生态立市”立法,推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6.31%,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21天、达标率89.4%,列全省第二位。 ●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国控、省控断面水环境质量达到省考核要求,列全省第二位。 ●本钢投资4.45亿元,完成环保改造工程22项。 ●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交办的615件群众举报投诉案件,整改完成率97.9%,回访率41.5%。 ●田桓铁路开通运营,结束了本溪城区与桓仁县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直接带动沿线17个乡镇加快发展。 ●全省最长的集本线凤鸣山隧道建成通车,解决了桓仁县东部交通瓶颈问题。 ●维修改造了滨河北路、文化路、振平路等城市道路,建成宏峪过街天桥。 ●改造城市供水管网42公里,完成南芬城市供水工程,南芬城区4万居民喝上了观音阁水库优质水。 ●改造供暖管网94公里,新增清洁供暖面积180万平方米。 ●提前完成791户棚户区改造任务。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19万亩,林下参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 ●二棚甸子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本溪县裕祥明、吉膳家分别建成省内最大的食用菌和南方蔬菜生产种植基地。 ●桓仁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销售收入增长7%以上。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26户,家庭农场达到90个。 ●完成27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和颁证工作,整合资金3200余万元,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54个。 ●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实现287个行政村全覆盖,104个村实现整村整洁。 ●新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3处、受益1.7万人。 ●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57项、184.2公里,省级抽检合格率100%。 ●在全省率先完成347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建成农村户厕1758座,16个美丽示范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5%。 ●甬子峪、老黑山获批国家第三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平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全力招商引资上项目,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全市80%以上的乡镇、街道都有飞地项目开工建设,7个飞地园区共引进飞地项目67个、总投资100.3亿元,有20个项目已建成,完成投资24.7亿元,进一步增强了县区经济实力。 ●签约引进五寰机械制造、博森医疗等项目230个,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233.6亿元,当年开工建设104个。 ●推进435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加快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两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年向上争取老旧小区改造、独立工矿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等项目资金21.2亿元。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落实扶贫资金5700余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8个,教育扶贫资助学生1240人,安置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就业155人。 ●大病集中救治1239人,大病保险起付线减半、支付比例提高到70%,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报销比例提高到65%。 ●全面完成1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 ●新排查的21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顶住压力,保持民生支出只增不减,民生支出增至75.5%。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2万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33元。最低工资标准市区、两县每月分别提高190元和180元。 ●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30元。 ●在113所学校实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8.4万名学生自愿参加。 ●“大病不出县”两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可以提供6类中医药技术。 ●千方百计保证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按期偿还了政府到期债务。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云剑”追逃行动综合成绩全省排名第一。 ●坚持“周二市长信访接待日”制度,不断深化“平安本溪”建设,切实抓好公共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校园安全、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工作。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将9项审批事项下放至本溪桥北、本溪湖经济开发区。 ●实现100个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 ●“无证明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直接取消证明事项259项,“减证”占比46%。 ●248名项目管家全程跟进服务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问题2500余个。 ●通报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47起,曝光典型案例22起,追责问责47人。 ●处置“僵尸企业”8户。 ●完成本溪银行薪酬制度改革。 ●辽东水务、水洞旅游集团、本溪水泵等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148户,转化科技成果70项,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突破6亿元。 ●争取省科技直投、科技重大专项等资金9000余万元,铁选尾矿综合利用和中药大品种开发列入省科技重大专项。 2020 凝心聚力共绘美好蓝图 凝心聚力抓发展,不断壮大实体经济 举全市之力服务本钢,加快发展钢铁及钢铁精深加工产业。 ◆继续支持本钢实施混改,推进北方恒达物流园项目投产达效。 ◆加快推进废钢铁加工配送示范基地建设,废钢铁加工量力争突破200万吨。 ◆坚持壮大骨干企业与培育主导产品并重,推动民盛智能橡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