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源
本报讯 【记者 孙君】 森林覆盖率在全省名列前茅,充沛的负氧离子使其获得“天然氧吧”的美誉;秋霜雪凝,成百上千只反季白鹭、苍鹭等候鸟在浑江水库旁飞翔嬉戏;山野村落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来此采风创作,留下诗意乡愁……近年来,桓仁满族自治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将生态经济发展与桓仁大森林公园建设、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相结合,让生态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源,探索走出一条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之路。
桓仁县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以建设“中国山水氧吧之都、国际生态健康之城”为目标,先后投入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资金90亿元,深入推进绿化工程建设,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全县生态环境体系日趋完善,生态经济效益日益突显。先后关闭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11家,淘汰和关闭“五小”企业150余家,关闭木材加工厂193家;启动117项重点环境建设工程,完成10项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多年来,全县大气和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Ⅱ级标准以上。
桓仁县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基本县策,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环保工业,通过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先后依托辽宁五女山经济开发区江南、江北两个产业园区,以发展中医药和葡萄酒健康食品产业为主导,引进了北京同仁堂、天津天士力等86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达到20多亿元、利税2.1亿元。
作为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辽宁中部城市群重要水源地,桓仁县以大森林公园建设为载体,逐步建设功能完备的生态环境体系。仅今年全县就完成造林绿化1.16万亩。目前,桓仁林业用地总面积已达438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25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8.9%,成为名副其实的辽东生态屏障。
定位打造“中国休闲度假城”,突出生态城市建设理念,桓仁县先后投入30多亿元资金,努力构建水在城中流、林在城中绿、人在画中游天人合一的城市发展格局。
依托自然山水,围绕八卦城工程恢复,先后实施了“绿、美、净、亮”工程建设,使桓仁逐渐展现出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活力。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 带火了生态休闲旅游,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88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3.5亿元。
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为目标,大力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形成了以林下参、冰葡萄、优质稻米等产业为重点的六大特色品牌产业基地,培育了50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大幅提升了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了农业提质升级。目前,全县共发展酿酒原料基地7万亩、山参保护地62.2万亩、优质稻米基地10万亩、林业育苗基地5000亩、林下中药材22.26万亩;培育市级以上农事龙头企业6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25个,直接带动2.5万户农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