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项目对接合作长效机制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本报讯 【记者 卢山】 市科技产权局将今年确定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年,明确了落地转化成果60项的总目标。他们以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相关联方对接合作的长效机制,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截至6月底,我市已实现钢铁深加工、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转化成果42项。
市科技产权局实施六项举措,精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全方位、多层次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发展。一是制定了《本溪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实施成果转化后奖补计划。二是实施科技成果及先进适用技术供给、企业需求、重大项目数据库的建设,将高校院所的先进适用技术和实用科技成果按领域、行业整理入智慧库,储备智力资源。三是依托沈阳经济区,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开展技术创新,组织我市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企业,积极参与沈阳优势资源对接。四是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进重点实验室的项目与我市企业对接。五是深入推进院地合作,紧紧依托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院所,以中科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本溪中心为平台,建立市县区科技系统成果转化议事协调机制并形成体系。六是加强网上技术市场建设,累计发布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科技成果180项,布局网络信息化建设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在市科技产权局的协调与服务下,本钢集团与韩国浦项、中国钢研集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等单位加强合作与交流,涉及矿山、焦化、炼钢、轧钢、资源利用、节能环保等多个方面,每年合作项目10个以上,累计创造效益超过1亿元。
在生物医药领域,我市每年开展重点科技合作30余项。由辽宁上药好护士药业(集团)牵头的“以林下山参为核心的人参中药材大品种开发”项目,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沈阳药科大学、北京同仁堂药业等科研及生产单位共同研发,已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及中央财政经费支持1700万元,该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将极大促进我市林下参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