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政务信息

到2020年全市高技能人才将达7.3万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09 10:31:39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记者 穆浩】 为给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我市专门制定了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一批重点人才项目,创新系列人才政策措施,培养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到2020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将达5.72万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才达0.96万人,高技能人才达7.3万人。 我市将着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程,围绕生物医药、钢铁深加工、旅游等重点产业,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专家,给予配套资金资助,并引进一批高层次外国专家。不断完善柔性引才机制,通过科技咨询、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柔性汇聚海内外人才智力资源。同时,依托产业园区、企业,重点培养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实施青年英才引进计划,鼓励重点发展区域、重点产业领域、重点企业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鼓励支持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专业的博士、硕士和“双一流”本科毕业生。 在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我市还将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以经营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为重点,采取参加高级研修、专题讲座、学习考察、挂职锻炼等方式,每年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500人,努力培养一批立足本溪本土、具有战略眼光、富有开拓精神的优秀企业家及后备人才队伍,力争到2020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5.63万人。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每年新培养技能人才20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人,使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紧密融合。围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1500余人、农民技术员500余人。到2020年,使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03万人。 此外,我市将积极开展高校院所进园区促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团队进企业促科技成果转化“双进双促”活动,组建专家团队深入基层生产一线开展项目对接、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组织驻溪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及创新团队,进园区、进企业、进乡村,攻克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难题,研发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新技术成果,推进人才、技术、项目对接融合,实现科技成果在溪就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