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政务信息

草河城镇: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新样本”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15 17:05:38 浏览次数: 【字体:
日前,记者在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城镇白水村的辽宁吉膳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看到,农民们正在收获已经成熟的南方蔬菜——“菜心”(如图)。去年,草河城镇在县农发局的帮助下,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辽宁吉膳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落户白水村,种植南方市场需求量很大的苔菜类蔬菜。白水村优质的生态资源所培育出来的蔬菜迅速走俏市场,仅去年就销往全国各地1120吨。而随着半个月前今年的第一批蔬菜运往南方,种植基地又迎来新一轮收获“高峰”。 “满地都是宝,就看怎么找。草河城是传统农业大镇,气候、土壤、光照等自然条件都很好,全镇千亩以上优质平坦地块就有6块,特别适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草河城镇党委书记于登昕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草河城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牢牢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为全县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样本”。 据了解,今年,草河城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将达到6000亩以上。其中,南方花科蔬菜种植面积将扩大到5000亩,特色保健农产品种植面积1000亩,新发展棚室木耳100万棒、香菇种植200亩,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就业1000人以上。 通过实地调研,草河城镇紧密结合各村生态特点,有的放矢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草河城村有着柞蚕养殖的传统基础,镇里一方面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一方面研究“循环经济”模式,引导该村新上70亩香菇种植项目,建设了46栋香菇大棚,预计年产鲜品香菇40多万斤。“以前养蚕倒下来的残渣都是当柴火,后来才知道这是种香菇的好材料。用养蚕的废料种香菇,这一来一回能多挣不少钱哩。”村民佟伟对记者说。 “俺们村去年种了150亩桔梗,效益很可观,今年又增加了50亩。”在关口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朱明忱告诉记者,今年,全村发展桔梗产业已渐成规模,通过这个项目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共同致富。 在王坊村木耳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挂放的木耳菌棒上已经长出黑黝黝的木耳。“村里今年新建了10个木耳大棚,每个大棚挂棒12000袋,合计投放菌棒12万棒,我们还计划地摆秋耳8万棒,预计年产木耳干品能达到16000斤。”村党支部书记王喜臣介绍道。由于王坊村水资源丰富,富含多种有机矿物质,特别是硒含量较高,产出木耳的硒含量远远高出普通黑木耳。“好品质肯定有好销路!”王喜臣自信满满。 据介绍,草河城镇还利用“辽宁吉膳家蔬菜”“草河城黑木耳”等地标品牌影响力,采取“冷链运输”“互联网+”“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切实将当地农产品的优质生态转化成市场热销新“卖点”。 本报记者 武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