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政务信息

让更多“小巨人”擎起科技创新大旗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30 17:10:12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记者 卢山】 位于桥北工业园区的辽宁海德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核心知识技术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近日,市科技产权局组织专人来到企业,了解研发情况,听取企业意见,围绕企业尽快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出主意想办法。 据悉,目前我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8家,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编号的企业突破50家。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超过33亿元,实际上缴税收近4.6亿元。“争取到今年底,进入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达到1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达到100家,从而使我市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配置更加优化,社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市科技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早日使我市进入省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行列,建立起区域特色鲜明,创新资源高效集成的科技创新体系,市科技产权局启动“快进键”,持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不断完善培育机制和服务载体,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以引导和服务为核心,坚持培育与认定并重,以各县区、高新区为依托,以知识产权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建设。在“孵化”过程中,他们为每家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保姆式”、专业化服务,帮助企业查找分析和研究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申报和评价入库成功率。 “有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字招牌’,在同等领域竞争中绝对具有优先权。”市科技产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凡是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都将享受税收减免、资金奖励、国家科研经费支持和财政拨款等有形支持,以及国家级的资质认证、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促进企业科技转型、提高企业市场价值和资本价值的无形优势。 东北制药集团辽宁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端分子诊断试剂、诊断仪器和基因工程药物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企业建成投产后,由于对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不了解,加之企业研发生产任务较重,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存在为难情绪。市科技产权局通过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精准解读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并配备服务专员加强对企业的培育,规范企业的创新体系,使企业于2015年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逐步走向创新驱动的高速发展轨道。2017年,该企业营业收入1597.2万元,同比增长121.5%,实际上缴税费164.9万元,同比增长25.4%。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市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多数集中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械机电、建材、节能、环保等领域,与我市“五大产业”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息息相关,这些企业的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将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融合,不仅为新旧动能转换及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增压引擎,也为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出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