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集团领跑绿色转型之路
“十二五”以来,本钢集团结合自身总体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治污减排、清洁生产和环境治理,坚持企业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谐统一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实施结构调整、工艺升级、环保设施提标改造步伐,全面提升技术装备和环保设施装备水平。“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152亿元,实施了“蓝天、碧水、青山”工程等153项环保项目,到2014年底,累计实现减排烟粉尘20784吨、二氧化硫22403吨、氮氧化物2066.89吨、COD4568吨、氨氮145吨,为本溪地区的环境改善做出突出贡献。 本钢集团坚持以淘汰落后产能为中心,大力实施装备升级改造。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加快“上大压小、淘汰落后”步伐,对北营公司焦化、烧结、炼钢、炼铁、原料等工艺环节实施淘汰落后和污染治理提标改造工程,先后关停淘汰了10座小高炉和7台小烧结机。同时,实施本钢厂区的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项目改造,投资11.7亿元实施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子项目,新建360 ㎡烧结机工程以及相关配套项目,拆除了2座焦炉和3台燃煤锅炉等落后装备,使本钢集团全部厂区的整体工艺技术装备和环保设施装备均实现了有效优化升级。 在落实“蓝天工程”中,本钢集团坚持以重点项目改造为切入点,累计投入资金7.54亿元,全力推进实施54项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同时,加大节能项目的推进力度,投资约21亿元实施了焦炉配套干熄焦工程、燃煤锅炉改燃气炉改造、TRT余能发电以及烧结机余热发电等一系列节能项目,比“十一五”末期节约标煤141万吨。特别是2014年,集团公司自加担子追加投资约1.2亿元,自主实施5项主要大气治理项目,工程完工后将大大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有效改善区域空气环境质量。 推进“碧水工程”,本钢集团坚持以源头治理为原则,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涵盖板材公司和北营公司2个厂区的大范围污水处理环保设施建设。其中,投资近3亿元,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焦化酚氰污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一冷轧厂废水站设施改造等43个污水“零排放”工程。目前,本钢集团通过采取日常连续监测、强化运行管控等有效措施,工业污水总量持续稳定在比改造前减少30%的水平,经过调质再处理中水作为二级工业源水完全用于其他产线生产。2014年,本钢集团吨钢取水量、环水率均达到国内同类企业先进水平,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全国首批12家节水标杆企业之一。
来源:本溪日报 2015-3-13 编辑:李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