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添“薪”加“柴”
近期,市发改委对2015年工作进行部署安排,要求全市发改系统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抢抓新机遇,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东北振兴若干政策举措的再落实、再推进,找准振兴政策和我市发展的结合点,切实把政策效应落实到产业、企业和项目上来。 抢抓振兴发展机遇,全市发改系统全力以赴争政策,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添“薪”加“柴”:认真组织实施溪湖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南芬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项目建设,确保按照时序要求开工建设,继续组织符合条件的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申报国家试点;全力推进20亿元药都二期债券和本溪旅游债券申报发行工作,力争实现突破;在已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国家滞缓衰退城市的基础上,积极协调省发改委做好跟踪推进;围绕生物医药、钢铁深加工、优质铸造等优势和有潜力的产业链,谋划我市产业创新科技联盟,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集中实施一批重大创新工程;全力推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申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试点等工作,加快推进建龙集团思山岭铁矿等项目核准工作,推动福耀集团汽车玻璃项目建设。 抢抓振兴发展机遇,全市发改系统将按照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拓宽渠道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五个一批”项目建设,在全市推进亿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576个,年度计划投资577亿元;加快推进各县区210个亿元以上重点建设、投产和达产项目,形成全市上下抓项目的良好氛围。继续做好以下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本溪热电联产、辽宁中部环线高速本溪段、钢铁产业大道连接线项目开工建设;沈丹客专本溪段等项目竣工通车;本桓高速公路、桓仁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田桓铁路征迁资金争取工作。组织开展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全力推进项目开复工。以市领导分工负责制、“点对点”办公会、“县区服务日”为载体,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加大对县区的考核力度,以项目数量和实际完成投资为主要考核指标,兼顾质量和效益,确保有效拉动投资。加大项目引进和储备力度,以投资结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谋划好“十三五”规划事关全市长远发展,市发改委将认真组织各县区、高新区和市直各部门,高质量编制“十三五”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编制完成本溪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着眼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进产业精深化、特色化、健康化发展。加大药都建设推进力度,全力推动药都的规模化、国际化、城市化水平;全力打造沈本产业经济带,创新推进沈本一体化发展;建立适合老工业基地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加快推进“智慧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城市、人文休闲城市”建设。谋划支撑“十三五”加快发展的重大项目,为保障本溪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本溪日报 2015-1-30 编辑:李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