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芬区全面吹响“文化名区”建设号角
辽砚文化产业园区的吸附功能已经形成,财神寺景区人气日涨,已成功举办两届辽砚文化节、中国本溪财神文化节……今年南芬区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在和一、二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吹响了 “文化名区”建设的号角。目前,“文化名区”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居民群众开始由文化娱乐、文化交流向文化普及和文化就业转变,产业富民与文化名区相统一的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自国家、省、市颁布《关于加快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南芬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依托丰厚的历史、自然和产业等文化资源,着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今年,区委、区政府首次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议题召开全区会议,研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事宜。 结合全区的文化发展现状,今年南芬区提出了“文化名区”建设目标,并重点实施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园两节”、“四线四区”、文化“双进双建”等六项工程,不断丰富文化事业的内容,提升文化产业的档次和水平。其中,在 “一园两节”工程中,借助千金岭隧道与主城区打通的契机,集中力量推进辽砚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定期举办“本溪辽砚文化节”和“中国本溪财神节”,使园区成为全市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进而成为省级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在实施“四线四区”工程中,规划建设思山岭办事处北大岭、连洲岭隧道,实施4条精品旅游线路,主打“赏砚石,游冰沟,拜财神”精品游,让财神寺景区、大冰沟景区、大峡谷景区、红色经典、温泉小镇、白马寺景区形成大、中、小旅游环线互动,联手打造“本溪城南、美丽南芬”的文化旅游品牌。在实施文化“双进双建”工程中,鼓励城区业已形成的群众文化自觉,带动农村居民文化活动的开展。同时,结合旧城区改造和宜居乡村建设,配套建设相应的文化设施,同步建成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 如今,随着这些工程的逐步实施,南芬区文化建设的成果开始逐渐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丰富了辖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成为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来源:本溪日报 2014-10-16 编辑:李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