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运行
公共资源交易关系国家财产得失和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党风廉政建设,甚至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有效防范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违法犯罪案件发生,保证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建设安全、干部安全和群众利益安全,我市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一委一办一中心”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公共资源交易“管办分离”。新体制运行半年,改革成果初显,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将过去分散在各部门的公共资源交易操作从行业主管部门剥离出来,放在集中统一平台运行,实行彻底的“管办分离”,将公共资源交易脱离狭隘的部门利益,实行集中监管,得益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将定价权全部放归市场,行政部门只有监督权而无操作权,实行公开透明交易,让公共资源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实践证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尤其是对于公共资源领域违规交易暗箱操作、贪污腐败问题更是如此,只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建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聚宝盆”,才能打造好反腐倡廉的“防火墙”;让公共资源交易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使交易各个环节始终置于各种监督之下,才能保障社会各界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才能遏制“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确保干部不出事,政府少花钱,群众多受益。
来源:本溪日报 2014-7-17 编辑:张爱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