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精神,现结合本溪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和工作要求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蕴涵着最持久、最深层的文化力量。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有效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加快建设“三都五城”新本溪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新本溪为目标,以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党员干部、青少年、公众人物为重点对象,以建设诚信友善本溪为主题,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激励全市人民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本溪而不懈奋斗。 二、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与我们的中国梦”教育活动,坚定人们的价值追求。充分发挥各级讲师团、宣讲团和道德讲堂、文化讲堂、百姓讲堂等阵地作用,组织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百姓宣讲员走进基层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编写通俗理论读物,组织拍摄电视专题片,采取故事化、形象化的表达展示方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通俗化。四级理论宣讲体系要形成联动,每年宣讲不少于100场。市社科界要发挥社科理论人才作用以及政府奖评选的导向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加强对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状况的跟踪分析和政策研究,及时推出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媒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本溪日报、市广播电视台要拿出重要版面时段,推出专栏专题,在选题策划、内容制作、采编报道等方面统分结合、协同实施,形成立体化宣传态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深化“走转改”活动,建立新闻媒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新闻工作者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识和素质能力,将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作为新闻从业人员考评的重要内容。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文化样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传播,有效地覆盖广大网民。本溪网、本溪门户网、本溪新闻网等属地新闻网站,要开设专栏、专题、讨论专区和网上大讲堂,做好重大信息网上发布,回应网民关切。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知识数据库等重点项目示范性带动作用,推动网上图书馆、网上纪念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展览馆等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网上阵地。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打击网络谣言和违法犯罪,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四)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精心组织创作生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重点扶持具有本溪地域文化特色、体现核心价值观、反映全市人民奋斗历程的重大题材文艺作品。每两年一次的文化艺术节和每年一次的群众文化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持续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展映展播展示活动,经典作品阅读、欣赏活动。鼓励艺术院团、文艺工作者送戏到基层,推进十惠文化民生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搭建群众文化展示平台、演出平台、消费平台和培训平台,持续推进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工程,深化群众文化“双进双建”创建活动,构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文化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七个一百”基层群众文化创建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健康文艺法律科技就业“五进农家”活动、“文化进基层,辅导面对面”等常态化活动,寓教于乐,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五)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弘扬践行辽宁精神和本溪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建设诚信友善本溪为主题,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选树推广本溪好人。发挥道德公益金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关爱道德模范和本溪好人活动,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深化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等活动,引导人们以德修身。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六)深化学雷锋学郭明义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学郭明义实践活动,并推动其常态化。以城乡社区为重点,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机关团体要在志愿服务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领导干部要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全社会作出表率。全面推广以社区为主体,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三者协同配合的“三位一体”志愿服务模式。推动在住宅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学雷锋团队试点,推广社会工作者带志愿者的活动方式,在城乡社区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进家庭。研究制定本溪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实施意见,筹建本溪市志愿者协会。 (七)组织开展“俭以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深入开展节俭节约宣传教育,加强正面引导,加大舆论监督。广泛开展节约主题的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在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俭以养德向我看齐”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崇尚节俭、反对浪费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社区和家庭开展“俭以养德、人人行动”教育实践活动,号召全社会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让节俭节约蔚然成风。动员各行各业开展“俭以养德见于管理”教育实践活动,把节俭节约理念落实到发展实践中、贯穿于社会治理中、融入实际工作中。开展青少年节俭养德主题教育活动,加大节约资源教育与宣传力度,组织开展节粮、节水、节电体验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青少年在浓郁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 (八)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每年向市民推荐一批优秀阅读书目。建立规范礼节礼仪制度,开展文明礼节礼仪教育,举办庄重简朴的仪典活动。开展“美丽中国、魅力本溪”和“青山碧水蓝天工程”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公民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的宣传教育,增强文明意识,倡导文明新风。 (九)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滋养作用。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力度,有效保护、科学利用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实施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积极培育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品牌,丰富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培育具有浓郁本溪特色、富有现代内涵的节日文化。重视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活动样式,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十)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围绕“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九一八”事件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举办庄重肃穆、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让人们从中感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利用党和国家以及全市办好大事、应对难事的时机,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加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开辟爱国主义教育网上阵地,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系。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免费开放,积极发展红色旅游。 (十一)运用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风尚。全市各类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站、手机运营商等大众传媒,要履行社会责任,做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刊播工作。利用全市主要道路、公共场所、建筑围挡等场所设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宣传。要加强选题规划和内容创意,形成公益广告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新风正气的强大声势,研究制定扶持公益广告的财政政策及评价激励制度,推进公益广告宣传的常态化、规范化。 四、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十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规划、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全市中长期教育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形成尚德成才的校园人文环境。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征集“精彩微课”,开设网络“思想政治理论名师大课堂”,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未成年人中开展“诚实守信”主题教育、美德漂流等活动,深化“万名模范进校园”活动,激励广大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十三)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将参加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场所,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之间的衔接互动,不断完善社会实践教育教学体系。评选大学生道德楷模、美德少年,培养树立一批青少年先进典型。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让青少年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注重家风家规建设,引导广大家长传承弘扬家庭美德,重视言传身教,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十四)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导作用。完善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与职称晋升和评优奖励挂钩,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和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突出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注重发挥教学名师、知名教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作用,引导广大教师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 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十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市经济社会政策制定和重大改革。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在制度设计、政策制定、行政管理、作风改进上,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指导,谋划本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良性互动。 (十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法治建设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全面落实本溪市依法治市规划,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用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加强社会对法治建设的监督,推进法治本溪建设步伐。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规范化、公开化、信息化,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努力让广大市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十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社会治理全过程。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健康社会心态,消除负面心态,努力形成“守法诚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见义勇为”的社会文化。组建平安志愿者协会,激发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等系列平安建设活动,实施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和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加强刑事解教人员及社区矫正人员安置帮教,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逐步形成引导和约束、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社会治理长效机制,增强社会求真向善的动力。 六、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 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位置,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起规划、同步推进,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开展相关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担负起组织指导、协调推进的重要职责,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优良作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以人格魅力感召群众、引领风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和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的学习内容,纳入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工作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为自觉行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维护者、示范者。 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基层单位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要切实履行职责,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分类指导,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配合做好政策支持,完善与工作需要相一致的保障措施,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各领域、各行业和基层单位的管理之中。 中共本溪市委办公厅 2014年6月20日
来源:本溪日报 2014-6-26 编辑:李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