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政务信息

桥北钢铁产业园“吸金洼地”效应初现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20 15:55:00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十八大脚步的临近,平山区以桥北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再掀建设高潮——投资60亿元的省、市重大项目之一“高强钢”项目正在紧锣密鼓争抢工期,投资5亿元的恒泰重机扩建、投资1.2亿元的污水处理厂、投资1.3亿元的净水厂等项目也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平山区举全区之力打造的桥北钢铁深加工集聚区,现已成为招商引资“主战场”和“吸金洼地”。园区成立至今,已落户企业15家,投资总额达99.51亿元,引进外资2000万欧元。

  从产业园规划设计到起步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再到招商引资、递进征迁、开工建厂、投产达效,桥北钢铁园仅仅用了2年多时间,就集聚了本钢高强钢、福建永星建材、深圳亿众鑫矿业、北京锂电池、山东惠峰胶管、铁成物流、汇递物流等大型企业。截至目前,园区实际引进内资已实现70 亿元。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大块头”企业向平山区伸出“橄榄枝”,并把资金投到钢铁园?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扶持下,平山区始终把钢铁深加工和新型建材作为钢铁园主导产业,在坚持“择优准入项目的关联性强、成长性好、附加值高、产业链长”这一原则基础上,一直延续“大小项目并重,集散并举,高精尖为主”的总体发展思路。围绕这样的原则和思路,该区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瞄准日、韩和香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细分市场,专题招商,并对筛选出的国内外百家重点企业,进行长期考察和联系,同时有针对性地对目标企业及相关产业承接转移项目予以精耕细作,确保了罕王矿业、大型工业泵、钨钼深加工等项目进驻园区,落地生根,与此同时,平山区还多措并举,为钢铁和建材两大产业开辟拓展空间,使两大龙头企业“高强钢”和永星建材快速发展成为园区的支柱企业。

  钢铁园建设急需的资金从哪儿来?区委书记李少平、区长何庆伟道出“核心机密”。通过财政融资平台和采取BTBOT及土地置换开发等形式,争取、吸引各路资金。现已从辽宁省两家银行争取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中。采用BTBOT的方式,已与泛华、太平洋集团就基础设施和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合作。正在以市场运作方式,整合优良资产兴建实体公司,通过私募基金,证券发行,金融贷款等多种形式,着力解决建设资金紧张问题。

  有了项目和资金,平山区开始在护商“小气候”上下功夫,项目自洽谈之日起,便实施一个项目一套班子的全程跟踪服务,重点帮助研究解决土地、资金、电力等瓶颈问题。遇到疑难情况,相关领导亲自过问,对急办特办事项,统一协调及时办理,并可即时查询办理结果,大大提高了项目落地的成功率。目前,投资2000万欧元的德国路可比新型道路材料项目,开始进行产品实验;投资15亿元的沈溪铭利达钢铁物流商贸产业园项目,及20万平标准化厂房一期工程,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下一步,平山区还将围绕产业园主导产业在大项目产业集聚和项目储备上做“文章”,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实现6000万美元,引进内资实现130亿元。

 

来源:本溪日报2012-9-20  编辑:白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