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沈本一体化 牵动发展牛鼻子
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是本溪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在回顾“十一五”时,总结出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抢抓机遇很重要。机遇是本溪发展的关键词。那么,在全市上下豪情满怀迈向“十二五”之时,本溪发展面临的最大的机遇是什么?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明智选择:抢抓机遇全力推进沈本一体化。 推进沈本一体化,就抓住了本溪发展的“牛鼻子”。本溪是一个内陆城市,一个自身结构性机制、性矛盾突出的老工业基地,如果不能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借助外力促进调整、壮大自身,发展之路就会越来越窄。“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确定实施“沿海五点一线开发”和建设“沈阳经济区”两大战略。正是在这两大战略的引导下,全省各市纷纷抢抓机遇,竞相发展。抚顺提出“沈抚同城化”,铁岭正在打造沈铁工业走廊。本溪作为辽宁中部城市群中距离沈阳最近的城市之一,与沈阳区位一体、产业相依、贤源互补、人文同缘,是典型的“近中心城市”,决不能坐失机遇,甘落人后。必须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扎实苦干的精神状态,走出一条“借力而行”、“借土生金”之路。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着眼国内外、省内外发展大局和本溪“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在“十一五”打下的坚实基础之上,把抢抓机遇,全方推进沈本一体化作为全市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基于这一实际的明智选择。在这一选择之下,本溪发展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必将迎刃而解,本溪的结构调整之路必将越走越通畅。 “沈本一体化”并不是“一样化”、“同一化”,而是一种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有机融合,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一体化,是地域相邻、相近两个城市间的各种生产要素、社会事业及文化,互为融合、互为依托、互为补充和互为流动的联合协作体。沈阳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是打造“大都市圈”,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和服务业新一轮大分工格局之中。也就是说要以沈阳市作为一定行政区域的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范围的一些大中小城市,连接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城市带和经济带,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特别是着力开发大浑南,“南下”发展。这就给本溪推进沈本一体化,与中心城市攀亲,全方位接受沈阳的辐射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科学谋划,以沈本产业带、城市带和交通带为着力点,促进本溪主动北上,向沈阳靠拢,必须成办本溪发展的重要战略和坚定不移的目标。 如何推进沈本一体化?首先要以产业一体化为支撑点,促进本溪向多元支撑的现代城市转变。本溪作为依钢铁而生的老工业城市,结构性矛盾始终是全市上下亟需着力破解的一道难题。沈本一体化为本溪产业“支撑点”重新“洗牌”,实现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思路,主动承接沈阳辐射和转移,在沈本产业带上重点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辽宁(本溪)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辽宁山水旅游休闲基地和南芬循环经济区,将本溪建成沈阳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配套加工主导区、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核心区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这些新的产业集群成型后,必然成为“十二五”本溪经济增长翻倍的“摇钱树”。 推进沈本一体化,应以城市一体化为主导。承接沈阳南下的历史机遇,本溪要积极向北发展,缩短两市主城区距离,在沈本城际连接带上加速建成沈溪新城、太子河新城、火连寨新市镇等,形成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沈本城际连接带,使本溪和沈阳在空间上真正融为一体。 推进沈本一体化,还要以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先行,建成更加便捷的沈本交通走廊等;还要推进市场及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沈本两市各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从而实现两市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谐双赢、共同发展。 无限风光须远眺,满川风雨看潮升。坚持脚踏实地和着眼长远,抢抓机遇全力推进沈本一体化;牵动发展“牛鼻子”,与沈阳山水相连的本溪必会“拉近距离,补长短板”,在“十二五”这个决定本溪未来的关键时期,开创出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来源:本溪日报2010-12-15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