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三”开启本溪发展新航程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夯实基础,实现本溪全面振兴的关键之年。如果要问,在这一年中,我市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什么,那无疑是市委十届九次全会上提出的,概括本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路的“五个三”。盘点这一年的各项重大活动,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五个三”的发展战略,也无疑是这收官之年的“主旋律” 科学发展的战略性抉择 思路决定出路,有了科学准确的思路和战略,才会有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就是要依据本地区的优势和经济运行特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本溪是一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的城市,在共和国的建设史上功勋卓著,位居“辽老五”。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体制的变革,本溪的发展曾一度面临严峻的挑战:资源逐渐枯竭,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单一,体制性机制性矛盾累积…… 本溪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多年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培育接续产业,改变本溪单一产业一元支撑的局面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此外,县区域经济的快速扩张,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也是几年来全市上下倾力谋求的发展方向。随着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及包括本溪在内的沈阳经济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溪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本溪需要有更加清晰明确的定位,需要有立足全省,引领本溪大发展、快发展的战略思路。 面对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客观、理性地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找出差距、寻求突破。实践中的不断探求和摸索使思路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确。经过深思熟虑和集思广益,市委在今年7月召开的十届九次全会上提出了既遵循客观规律,又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既适度超前,又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五个三”的发展战略。这“五个三”是,打造三大产业集群:核心区为20平方公里的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20平方公里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平方公里的本溪水洞国际旅游度假区;实现三个1000亿、一个100亿:三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00亿,实现贷款余额1000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打造三都五城:钢都、药都、枫叶之都,全国森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园林城市;实现三年翻番:所辖县区经济总量三年翻一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两年翻一番;做到三个始终: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始终充满奋发有为的发展激情,始终坚持锲而不舍的工作劲头。 目标宏伟统领全局 “五个三”的总体发展思路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本溪的实际,是为本溪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又好又快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打造三个20平方公里的产业集群,是实现本溪发展的强力支撑点。本溪是一座依钢而兴的城市,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是几代本溪人的愿望。尤其是这次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使全市上下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必须不断加快培育接续产业,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本钢、北钢两大钢铁企业都有年均20.00万吨的产能;全市的森林覆被率75%,山水泉林洞启然景观齐俱;经过以往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医药工业基础,这些者使培育新产业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应该说,加快打造三大产业集群,正是改变本溪一业支撑局面,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本溪县域和城区经济发展有了逐年加快之势,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无论是发展的规模速度,还是质量效益,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大力发展县域和城区经济是本溪大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实施“三年翻番”工程,正是基于这一实际的一个必然选择。 发展需要有明晰的思路,更需要有切合自身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工作着力点。实现三个1000亿、一个100亿的目标,并不是不着边际的空想,它反映了本溪发展的现实需要,包含着十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措施,有助于各项工作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建设“三都五城”,体现了发展的目的,是全部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如果说“三都”描绘的是本溪这个城市在来来发展中将要形成的产业规模和外在形象,那么“五城”所强调的就是这座城市更加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功能,追求的是新型的产业、文明的生态和适宜人居的环境,使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的人民群众。 而坚持“三个始终”,是实现本溪发展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点。发展关键在人,在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去面对无时不在的困难和挑战。坚持“三个始终”,恰是我们思想上和行动上必须具备的意志和信念。 着眼长远催人奋进 “五个三”是在对以往几届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拚搏奋斗的实践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完整工作体系,它提出了实现本溪发展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也明确了发展的支撑点、增长点、着力点、落脚点和精神支点。在“五个三”这一战略思路的指引下,全市干部群众焕发了斗志,鼓舞了干劲,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三大主导产业均已初具规模,分别组建了三个市级产业园区管委会,创新和完善了园区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截至9月末,国家医药产业基地已有188个项目签约入驻,投资总额373.53亿元,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617.27亿元;钢铁深加工园区获批建设省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如火如荼,已开工项目14个,储备的大项目由30多个;水洞温泉旅游度假区获批建设“辽宁山水旅游休闲基地”,总投资16亿元的水泵景观等项目正在实施,总投资85亿元的温泉寺健康养生小镇等项目即将启动。县域及城区经济狠抓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产业园、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9月份,全市县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2.9亿元,同比增长6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3.6亿元,增长3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3.8亿元,增长47.2%。此外,全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贷款余额、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下般预算收入等指标都正在向着三个1000亿、一个100亿的目标稳步迈进,“三都五城”创建也已先后实现了跻身国家森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行列两项目标,其它三项目标也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作为“十一五”期间重要的发展成果之一,“五个三”发展战略不仅是本溪当前大发展、快发展的“定盘星”,而且更为本溪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中大展宏图指明了方向。它鲜明地回答了今后5年我市的发展定位、工作思路、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表明了市委以新的发展理念、新的执政方式、新的作风作为,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昂扬向上、开拓创新,引领我市在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的信心和决心。 站在新的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经过实践的检验,“五个三”必将显现出强大韵生命力,必将引领全市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干劲、更加务实的作风,去开启新的航程,去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来源:本溪日报2010-11-22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