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融入沈阳经济区呈现喜人态势
前不久,沈溪新城主题概念招商项目在省政府举办的宁波招商会上一经亮相,便引来上海三盛、深圳朗钜等众多国内外名企关注,当场签约9个项目,投资总额279.2亿元。 沈溪新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强磁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它处在沈阳和本溪城市节点上,站在“沈本一体化”的前沿,因而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魅力”倍增。 五年来,融入沈阳经济区,加速推进沈本一体化进程,始终是本溪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沈本交通带、沈本城市带、沈本产业带建设蓬勃展开,渐成“气候”。 五年前“沈本一体化”对大多数本溪人来说还是个很遥远的事儿。而如今,这个梦想已经步步成真:包括沈本产业大道、沈丹高速本溪新出口、沈丹客运专线等在内的快捷“沈本交通走廊”初步建成;初具规模的沈本城市带上沈溪新城、太子河新城等“新城之星”亮点频闪;三大产业基地串起的沈本产业带已呈现出新经济隆起之势…… 便捷“交通走廊”实现沈本空间“无缝对接” 今年7月30日,投资3.9亿元的沈本产业大道一期工程全线竣工。沈本产业大道从沈阳入溪,途经沈溪新城至本溪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全长85公里,一期工程为65公里,由沈阳至本溪境内沈溪新城和本溪主城区。该道是连接“沈本”重要的交通干道,建成后,大大缩短两市的空间距离,使沈阳到本溪的行车时间缩短到半个小时以内。 沈本产业大道仅仅是本溪打造“沈本交通带”的干道之一。“十一五”期间,在原有铁路、高速公路、304国道等交通网络基础上,本溪积极推进沈丹高速本溪新出口、沈丹客运专线、沈本城际轨道交通、沈本旅游产业大道等重大交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使沈本之间拥有一条立体化、方便快捷的“交通走廊”。 9月30日,总投资额为4215万元的沈丹高速公路本溪北互通立交(高台子新出口)工程建成通车,一步把本溪城区整体向沈阳方向前移10公里,进一步拉近沈本两市的空间距离。这一工程对加快本溪城市东移、新区开发特别是沈本一体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与此同时,设计时速300公里的沈丹客运铁路专线已经开工建设,该专线建成后,从沈阳浑南新城站到本溪火车站只需24分钟。而正在规划建设的沈本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从沈阳地铁2号线引入沈溪新城,远期预留与本溪主城区连接。这条城际轨道建成后将成为连接沈阳和本溪的重要交通干道,也将是沈阳和本溪实现一体化乃至同城化的要素之一。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建成一条便捷的“交通走廊”实现沈本空间距离的“无缝对接”,将“沈本一体化”进程推上“快车道”。 沈本城市带崛起“新城之星” 按照拉近空间、城市一体、深度融合的思路,近几年,我市戮力加快推进沈本之间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不到3年时间,沈本城市带上就已崛起了沈溪新城、太子河新城等一系列“新城之星”,点缀得“城市带”熠熠生辉。 沈本城市带上最大的亮点,非沈溪新城莫属。沈溪新城地处沈本交界处,规划面积205平方公里,建设目标是经济总量超千亿元、人口规模超百万的森林健康城市。 目前,沈溪新城大规模的动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数十家单位同时施工,上百个项目齐头并进,先后上马和建成了20余公里城市路网、沈本产业大道、3座二次变电、2万吨污水处理、5万吨净水厂(一期)、垃圾处理等工程。 与此同时,一座现代化城市必有的电视大厦、通信大厦、金融中心、商贸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标志性建筑也都拔地而起。中国医大、沈阳药科大学、辽宁科技学院等高等学府也在入驻该地建校招生。引进上海张江人才港,联合国内外30多所大学和50多家医药企业建设中国药都产业大学,引进总投资600多亿元的香港俊安、上海三盛、浙江新湖、宁波物资城、深圳朗钜等10余个国内外企业,投资建设3个五星级酒店、40万平方米的总部基地、50万平方米的药都金融中心、100万平方米的科学家花园等20余个现代服务业项目。一座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人气十足的现代化生态新城正在悄然崛起。 在开发新城的同时,依托主城区,本溪在“沈本城市带”上又布局人气新城,即以太子河为核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规划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50万的太子河新城。目前,新城建设全面启动,已签约引进香港恒基兆业、广州恒大、深圳佳兆业、深圳中孚泰、上海绿地、中国群升、南通二建、浙江中旭等一批开发企业。逐步把太子河新城建设成为沈阳经济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都市休闲中心和生态宜居中心。 不仅如此,最近,本溪又着手依托本溪县城,建设以旅游度假、山水生态为特征的观音阁新城;依托桓仁县城,建设以生态旅游、历史文化为特征的五女山新城。此外,还要加快建设南芬副城、火连寨、桥北等10余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新市镇。沈本城市带上蓬勃成长的一座座新城、新市镇正如星星点灯,照亮了“沈本一体化”的进程。 沈本产业带呈新经济隆起之势 实施“沈本一体化”,为本溪产业“支撑点”重新“洗牌”,实现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经过五年发展,生物医药、钢铁深加工、旅游三大产业基地串起的沈本产业带已呈现出本溪新经济隆起之势。 “沈本一体化”首先催生了我国北方唯一的国家医药产业基地。“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使得中国药都发展势头迅猛,生物医药产业园、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健康服务产业园建设初具规模,南京医药股份、北京双鹭、天津天士力、西安春晖、吉林修正、东北制药、辽宁成大、美国爱生等一批知名企业和重点项目纷纷入驻。到目前,累计入驻各类项目188个,项目投资总额374亿元,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617亿元。到现在,生产型企业开工建设71家,已投产企业7家;研发类项目投入运营6家。到年底要确保投产项目达到30个,建成项目达到40个。 与沈阳实现产业承接的本溪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也适时而动,目前已启动建设桥北钢铁产业园、东风湖钢铁物流产业园、南芬铸件产业园等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已签约引进总投资超过600亿元的北京建龙、深圳亿众鑫、中国五矿、台湾永冠、江苏一汽、俄罗斯卡玛斯大汽车以及本钢三冷轧、四冷轧等一批有牵动力的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超亿元的远通物资钢材加工经销、辽宁高科耐材炼钢保护渣和耐火材料、东大五金机加等工程。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引进和培育国内外钢铁深力口工企业200家以上,实现产能超千亿元。 以建设沈阳经济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后花园”为目标的辽宁本溪山水旅游产业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建设中。目前,该基地已启动建设了投资近1000亿元的水洞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关门山汤沟旅游度假区、桓龙湖温泉旅游度假区等,签约引进了深圳朗钜集团投资200亿建设的养生度假、金沙集团投资60亿元的超五星级温泉会馆、北京城市动力集团投资建设的关门山风情文化园等一批骨干项目,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实现千亿元旅游销售收入。 经过“十一五”,特别是近三年多的发展,沈阳和本溪已经出现了基础设施相通、城市相连、产业结构相融,“无缝对接”的新格局,我们坚信,本溪必将在深入融合沈阳经济区的进程中,“拉近距离,弥合缝隙,补长短板”,在新一轮辽宁经济发展大潮中,占据更有利地位,下活本溪经济“一盘棋”。
来源:本溪日报2010-11-10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