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成为本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一”五期间,我市县域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所有县区,无论是社会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以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有的甚至达到了三位数。到2010年底,预计各县区生产总值可达45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3倍以上,占全市GDP的55%以上…… 唱好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5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县域经济发展始终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坚定不移、全力以赴加以推进。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管工作多么繁忙,每年都带队深入各县区进行调研和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县区经济发展中的众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他们还多次组织县区及市直相关部门“走出去”,先后到江浙、山东、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让县区眼界大开,思路大展,精神大振。 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专题研究县区工业园区主导产业、项目包装引进和储备、行政管理区划等等问题,并及时下发各种文件,为县域经济发展“推波助澜”。 我市组织县区赴日韩、香港、温州、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大型招商活动20多次。其中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的大型招商活动就有15次之多。 2010年,我市开展了“县区发展绩效考评”活动,并在媒体上按月通报县区经济发展情况,对县域经济发展给予鞭策与鼓励。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一个“比学赶超”氛围迅速形成,各县区想方设法突出重点推进项目建设,创造条件大力招商引资,使县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不甘人后的可喜景象”…… 突出项目建设的着力点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项工作,是鼎立县域经济的三个重要支柱”。五年来,各县区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寻找发展优势,明确发展定位,选择发展突破口,有效地促进了“三化”建设的进程。 本溪满族自治县将精密铸件、食品加工和旅游度假明确为自己的主导产业,积极规划建设小市、高官两个铸造工业园区和温泉水洞国际旅游度假区;桓仁将电子、医药、冰酒明确为本县的产业集群,围绕规划建设北江医药食品产业园、南江新型材料产业园和西江服务业产业园三个产业园区。平山、明山、溪湖、南芬等城区亦围绕工业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建设了桥北钢材加工园区新产业基地、东风湖钢铁加工产业基地、明山装备制造零部件产业园和北方汽车产业园、南芬循环经济区等7个产业园区和1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7条特色商业街。几年间仅两县四区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就达到,55亿元;使这些园区的供电、供热、道路、绿化、通讯及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向规划设计标准迈进。 园区建设以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和超强的承载能力,吸引了众多“外埠兵团”的加盟。桥北钢材园区新产业基地一期2.4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已有10余家企业入驻建设和投产。南芬区把铸件和方解石新材料两大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利用资源、产业、区位、人才、市场等五大优势,引进了聚鑫达精密铸件、兴盛铸件等优势企业,初步形成了产业链齐全、关联度高的铸件产业集群,被列为市级主导产业园区。同时,引进枫叶、亿利、昌泰、百兴等方解石企业,建成3平方公里的新材料产业园,实现了由粗加工、初级产品向深加工、下游产品发展。到目前,两县工业园区已入驻招商企业82家,总投资达78.5亿元,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59亿元。各城区的7个工业产业园区已入驻外埠企业396个,总投资超125亿元。 在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也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到114家。这些企业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带动作用,仅以明山区为例,2010年,该区畜牧业产值可达2.6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年前的12%左右提升到 40.8%,成为农村经济增长,农民群众增收的新亮点。 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我市城镇化步伐也在大大加快。本溪县围绕建设平等城市目标,抓住推进本溪温泉水洞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县城及其他小城镇建设。桓仁县围绕建成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让“八卦城”在辽东山区熠熠生辉。2010年,两县房地产施工面积达72.9万平方米,是为历史之最。 桓仁章樾公园、本溪县汤河滨河公园之后,锦绣花园、惠泽园二期、丽水佳源四区、黎明小区工期以及田师付棚户区改造、草河口城镇开发等一大批重点房地产项目也在两县相继开工建设。 紧握招商引资的“抓手” 发展县域经济,离不开项目的支撑,而确保项目源源不断的活力之源,就是要紧握招商引资这个“抓手”。几年间,我市组织县区赴国内外招商20多次,其它小团组招商60余次,引进项目485个,其中包括永冠集团铸造、华声铸造、沈煤集团方解石造纸、红星美凯龙连锁超市、清迈尾矿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仅在平山区,5年中就有50余家企业落户,全区域外直接投资1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达50亿元。在明山区,5年间规模工业取得飞速发展,其户数从“十五”末的28户发展到目前的136户,销售收入从5.8亿元发展到目前的60亿元,年均递增60%;本溪县围绕冶炼、铸造、化工、机械加工等支柱产业发展和重点园区建设,建立长效招商机制,招商引资水平不断提高。5年引进招商项目965个,其中投资上亿元的项目42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3个。累计引进域外资金153.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73倍。 尤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2010年。这一年,我市研究确定了两县各100个重点项目和全市100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并围绕这些项目扎实有效地推进招商引资,从而新增重点建设项目达到423个。百兴有色金属、兴盛铸造技改、龙新矿业、永星新型建材、罕王矿业、雨润食品、盛美牧业肉鸡、聚鑫达机械制造、平安车业矿山专用汽车改装等项目已开工建设,永祥羊绒加工、东大五金机电制造、辽宁矿渣微粉、远通物资回收废铁加工等项目已经或即将竣工投产。 颇具章法,颇具魅力,颇具实力的“打法”,构建起符合本溪未来经济结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县域经济形成了钢铁加工、装备:制造、中草药、旅游、化工、矿业开发、农产品加工等一大批支撑本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促进了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昂扬向上,农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强壮。如今,两县四区和开发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财政收入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保持了,30%的增幅。县区域经济已成为最具朝气的“经济军团”,成为本溪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重要支撑力量”,对本溪经济驶入快车道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来源:本溪日报2010-11-8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