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冮瑞获全国人民防空工作先进个人殊荣
10月27日,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工作会议在北京圆满闭幕。会上,我市继2005年之后再度被评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市委书记冮瑞获得“全国人民防空工作先进个人”殊荣。副市长、公安局长刘国秀代表我市赴京出席会议,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接受奖牌。 市委、市政府、本溪军分区高度重视和关注人防事业发展。每年市委举行的议军会议,都把人防工作作为基本内容,与武装工作同步研究部署,市委书记、本溪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冮瑞在担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五年里对人防工作的批示件就有12件之多;在每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报告和部署人防工作任务和目标,将人防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纳入政府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内容的大盘里;市政府每年按不低于本级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计划安排人防建设资金,五年共投入人防建设资金1100万元。人防部门收取的各项经费专款专用,及时回拨,全部用于人防建设;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府将市人防办由原来的政府办事机构,纳入到政府的组成部门,在组织机构上提升了人防办的社会地位;本溪军分区也情牵人防,及时协调和,有效化解人防工作所遇到的难题。 与此同时,市政府把人防部门作为本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赋予相应的防灾救灾职责:在全市建立了完善的民防组织指挥体系、救援队伍体系、指挥通信保障体系和预案体系;投资460万元建设了集信息、通信、控料、指挥于一体的;现代化应急指挥车;适时开展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研究性实战演练,推出和实施了战时防空与平时救灾工作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在全省率先达到了省人防办规定的防空防灾一体化阶段性民防建设标准。在此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了《本溪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五年来共批建各类人防工程8.7万平方米,年均增长近1.60平方米;城市防空地下室的应建率和应收落实率均达到100%,使本溪市的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相一致,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协调;城市中心城区人均掩蔽面积由“十五”期间的0.3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0.43平方米,提前完成了国家“十一五”规定目标;建成了人防指挥自动化系统和人防信息数据库系统,形成了人防信息网络体系,与党政军机关以及相关部门互联互通,实现了资源共享;投资360多万元,对中心市区和本溪、桓仁两县的防空警、报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新建了54部先进的电声警报器,使中心市区警报音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统控率达到100%;编制完成了市、县(区)两级防空预案和《本溪市人民防空人口疏散地建设规划》;全市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有效推进,一、二类重要经济目标防护预案和抢险抢修方案如期制定。 正是在市委、市政府和本溪军分区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本溪人防从1998年重新起步,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业绩,实现了一个个历史性的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人防工程确权工作,为全国人防工程产权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经验,开辟了人防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新路,利用社会资金建成了1.15万平方米的北联路地下人防工程,利用银行贷款新建了1.6万平方米的建设广场人防工程,并将通过招商收回投资再建工程;坚持把大中型平战结合工程作为支柱产业来运营,搭建起人防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的新平台。十年多来,本溪人防固定资产存量增加了5.34倍,净资产增加了4.42倍。每年收取人防工程使用费在960万元以上,年平均上缴税金和工商管理费550多万元。同时,安置从业人员3000多人。
来源:本溪日报2010-10-28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