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塑造高品位山城——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刚刚迈入虎年,山城人就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荣获辽宁省文明城市称号。 当文明与一座城市连在一起的时候,她所彰显出的不仅有城市的发展进步,更有城市的品位和高度。 我们曾经满怀激情地为自己设计了一个高度:通过1至2年的努力,进入全省文明城市行列…… 迈出这一步,我们用了还不到1年的时间。 迈出这一步,我们收获了累累硕果。 成果之一:创建活动优化了发展环境 城市环境的优化,是助推发展的动力。好的环境,就像一个优质品牌,会时时为城市扬名、助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将其作为统筹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有效抓手,建立了一整套指挥协调机制,把近百个职能部门纳入创建工作组织体系,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规定确定了7条工作线,成立了9个推进组,明确了1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细化了80多个部门的创建责任。同时,从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作风问题入手,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最佳服务成果评比等一系列政务环境创建活动,结合实际提出了推进沈本一体化,发展三大接续产业,打造20平方公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平方公里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区、20平方公里水洞国际旅游度假区,全力建设钢铁之都、中国药都、枫叶之都等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决策,为实现几代人追求的城市理想注入了宝贵智力、新鲜活力和强大动力。 成果之二: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发展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我市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影响,树立了抢抓机遇、共克时艰的共识。两年来,钢铁支柱产业运行平稳,接续产业发展壮大,县区经济在逆境中强势抬头,现代服务业快速跟进,一大批重大项目纷纷入驻,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城乡共建新农村,有效推动了县区域经济发展,使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步伐;广泛开展了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文明单位、文明户、文明家庭。在文明城市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全市经济发展与创建活动和谐相融,增强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向着更好更快更高的目标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 成果之三:创建活动提升了城市品位 城市的发展,文明程度是一个重要的标识。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我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针对城乡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文明出行、文明祭祀、网吧整治、出租车行业文明服务竞赛等一系列特色创建活动,完成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五女山博物馆等一批地标性场馆建设,举办了国际枫叶节等一批符号性大型盛会,开展了文化进村屯、文化进社区、百万市民唱和谐等丰富多采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出了武秀君等一批全国知名的时代楷模,全方位推动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出人人关心、人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良好氛围。 各县区也结合各自的特点,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本溪满族自治县以“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县城”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桓仁以“创建文明县城,共建美好家园”、“传承中华文化,打造文明之城”两项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平山区以“双争一树”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创建工作;明山区以“人人争做文明市民,万众争创文明城区”活动为载体,推进创建工作;溪湖区以“五抓五新”为载体,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南芬区以“绿色南芬”和“诚信南芬”创建活动为载体,推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成果之四:创建活动塑造了城市形象 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山城可谓是高朋满座,来旅游度假的嘉宾让山城的年过得格外热闹。 这份“热闹”,缘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为山城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新形象。 在创建活动中,我市有效整合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等创建资源,开展了大规模的市容市貌整治活动和城市绿化美化工作,投入资金对太子河进行了综合整治,建设和完善了一大批重要城市基础设施。现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居质量逐年提升,展现出靓丽祥和的现代城市形象,文明城市创建使广大群众对未来前景充满了美好期待。
来源:本溪日报2010-2-23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