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旧貌新颜 山城人梦想实现
自2007年4月至2009年11月,我市投资2000万元对平顶山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景区景点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建设。在近三年时间里,把平顶山打造成为山城本溪的又一张亮丽的名片,圆了山城百姓多年的期盼。 过去的平顶山基础设施落后、陈旧,景区景点贫乏,不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等需求,改建、扩建平顶山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共同的心声。2006年秋,平顶山迎来了它的“春天”。时任市长的冮瑞,带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和议案,经过认真的现场察看,将平顶山改造建设写入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在随后召开的政府常务会议上决定,投入专项资金2000万元,全力组织实施改造建设方案。 秉承既要为市民提供便利的条件和舒适的环境,更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建设理念,市林业部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会同专家联合编制了标准高、人性化的《平顶山生态公园总体规划》。于是,自2007年4月开始,平顶山森林公园的员工们就没有了休息二字。车载、马拉、肩扛、手提,各种现代的、原始的办法一起投入到平顶山开发建设中。仅仅两年零八个月,平顶山就完成8公里长的景区主干路的维修工作。修建环山步道、石板甬路6300余米,登山步道1600米。在平顶山危险地段安装1700米的仿木护栏。在景区内建起4座国内一流水平的环保公厕。铺设草坪18000余平方米,栽植花卉、观赏植物4万余株。安装体育设施8套。新建中心广场、云顶广场等功能性广场10余座。修建防腐木质观景平台工程5处。众多旅游景点的落成使平顶山森林公园游览面积由原来的17公顷增加到23公顷。 大规模开发建设平顶山,是市政府的实力之举,更是亲民、爱民之举。为了把好事办好,使这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成为令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在公园的改造和建设中,冮瑞和市政府主管副市长刘向阳还多次来到施工现场,听取群众意见,指导工程建设,解决施工难题,使平顶山不仅拥有了峻美的外在形象,而且开发出更具魅力的文化底蕴,让游人们一到这里便能感受到本溪历史的厚重。 他们在新建了森林公园的同时,还修复了万佛窟、本溪碑林、碉堡群、日俄战争遗址、元代古城、点将台、钟楼等景区景点近30处,使这里真正成为了浓缩的人文景观博物馆。尤其是他们还将藏于大山深处的枫树和天女木兰“请”到了平顶山上,建起了枫叶园和天女木兰园,使城市中的居民和外来的客人不用远行便可欣赏到火红的枫叶和难得一见的天女木兰……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条件,我市在这里首创了平顶山金秋登山节、新年千人祈福、激情广场文艺演出等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这座城市中的大山集聚了更多的人气。 如今的平顶山日均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已成为山城旅游和市民休闲娱乐健身一定要举足前往的好去处。
来源:本溪日报2010-1-4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