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招商:对外开放业绩新
招商引资,对外开放,是我市重要的发展战略,也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牢牢抓住不放的“牛鼻子”。 多年持之以恒的对外开放,使我市经济的外向型特征在2009年有了最明显的体现。 这一年中,我市奋力冲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初步实现了“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将引资的着力点向钢铁深加工产业、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和旅游服务业倾斜。 这一年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自带领有关部门,主动出击,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到日、韩、新加坡、港台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地区进行招商推介,进一步扩大了本溪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这一年中,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市以生物医药、钢铁深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为依托进行产业集群招商、主题招商、概念招商。在国内外举办的30余次招商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商向本溪投来青睐的目光。在香港举办的以“本溪水洞旅游渡假区”为主题的招商推介会,吸引了当地旅游公司、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公司等方面的客商百余人,签约利用外资项目7个,投资总额3.75亿元。利用新发现的大台沟铁矿资源的影响力在温州召开了“本溪钢铁园”主题概念招商,宣传本溪钢铁产业优势,吸引了百余名客商参会,提高了本溪知名度。明山区主题招商再结硕果,于11月底成功引进6家轿车4S店落户卧龙中国北方汽车园。 这一年中,全市首次实行了“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实名制推进机制”,把任务落实到单位,把引进外资额落实到项目,把责任落实到人头。使每一名机关干部都感受到了重任在肩的份量。 不仅如此,我市还不遗余力地让引进来的项目早落地、早生根、早开花。我市对100个投资额在千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实行专项推进;对上年招商活动中签约的项目紧抓不放,跟踪服务;对正式签约项目,抓好项目落地的服务工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土地、环保等审批环节遇到的问题。对在谈项目,解决项目洽谈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打消投资客商疑虑,促进项目尽快签约。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在给我市钢铁深加工产业和现代旅游服务业注入许多新鲜活力的同时,更有力地推进了“北方药谷”向“中国药都”的升级,加快了各类项目纷纷入驻的速度,形成了药都发展日新月异的喜人景象。 在建设“中国药都”之初,市里就明确提出不是单单建设一个生产型的药业基地,而是要形成集研发、药品生产、医疗器械加工、销售物流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一支支招商队伍赴日、韩、新加坡、港台、珠三角、长三角,一次次洽谈、推介,让众多投资者看到赢利的空间,看到发展的前景,纷纷找上门来,帮助我市一起拉长和延伸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条“黄金产业链”。 翻开一卷卷“药都日志”,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2009年,“中国药都”引来了众多国内医药产业巨头的高度关注。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医药流通企业前五名的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两次来溪考察。三九集团下属的子公司九新药业集团先后介绍3个项目入驻中国药都。总资产达42亿元的国内百强企业修正药业集团,将投资3亿元的生物制药项目落户本溪。12月15日,总投资15亿元,占地45万平方米的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健康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这是迄今为止来药都落户的最大项目…… 2009年,“中国药都”新签约入驻大连美罗、天津天士力等项目48个,新增投资额47.4亿元。累计入驻项目总数118个,投资总额131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32亿元。入驻项目开工建设62个,完成主体工程30个,竣工投产和试生产15个。招商引资为药都的腾飞注入了无限活力。 这一年的收获是令人满意的,令人振奋的: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预计到年末实际直接利用外资2亿美元,增长77%。引进域内外投资205亿元。到位资金千万元以上项目达275个。 “招商促进发展,开放助推振兴”,本溪这个已经敞开大门的城市必将在对外开放中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本溪日报2009-12-18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