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企业:逆势前行建奇功
今年以来,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热词”,就是保增长。 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贯穿于我市一年工作的始终。 盘点一下今年的经济工作,就可以看到很多“亮点”结构成的精彩“画面”:在保增长这条主线的牵引下,我市集中精力抓经济运行、抓项目建设、抓药都发展、抓开放招商、抓县区域经济,基本实现了压力变动力、危机变转机的目标。 在保增长的过程中,我市明确了这样一个思路:保增长就是保企业。 这个思路为保增长找到了准确的“切入点”,抓住了化“危”为“机”的契机。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逐个企业地研究启动运行。采取政策扶持、银企对接、协调保障、强化服务等措施,帮助企业渡难关,使工业经济在保增长中发挥了支撑性作用。 市政府采取月例会、旬调度以及加强日常监测、预警等方式,着力保证了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协调供应。工业用电量始终正增长并在全省领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委、市政府以“服务企业保增长”为载体,组织500名副局级以上干部对口帮扶500个规模以上企业,重点帮扶停产企业启动生产,先后启动规模以上停产企业106家。 着眼于解决帮助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瓶颈问题,我市大力推进银企对接,各金融机构共为全市中小企业发放贷款34.6亿元。围绕国家支持大企业集团、中小企业两部分项目和省、市技改贴息资金工作,积极协助企业做好贷款落实、环评等项工作,配合企业完成项目申报。通过组织企业申报,为本钢争取到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资金4100万元,为本溪锋达钢制包装带有限公司等10户中小企业争取专项资金900万元;全市分四批申报省技改贴息计划,破例在省贴息政策仅支持企业技改项目范围之外,对我市两个工业特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贴息支持;完成了对25户企业申请市级技改贷款贴息项目的初评、专家评审工作。一年来,争取到6500万元工业技改贴息资金,支持了重点技改项目400个,当年竣工投产100个。 本钢、北钢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不减产、不减员、不减薪,继续发挥着工业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作用,彰显了国有大企业的英雄本色。本钢2300热连轧、9#焦炉、马耳岭球团工程、三连铸双流铸机、南芬百万吨红铁矿合理利用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同时宽幅板材、建筑用热轧钢板等多款产品成功打入国外市场和国内多家汽车企业;北钢继续加大适销对路的棒材、线材等建筑钢材的生产,300平方米烧结机改造、干熄焦装置及老焦化改造等技改项目顺利实施。 我市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组织了“两钢”与地方企业产品协调配套会,200多家企业和单位参加了会议,两钢与16户地方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额达7.4亿元。 经过不懈的努力,一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取得了高于全省平均增幅的佳绩,工业用电量持续正增长并排在全省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12户,总数达到663户,连续三年每年增加百户以上。 在保企业的工作中,我市还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走出去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首次拥有了五女山、苍松和龙宝3个全国驰名商标。全年开发新产品230项,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6.8%。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增长26.1%。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牢牢掌握了保增长的主动权。逆势前行中的出色表现,创造着本溪速度和本溪精神。 突出重围,在“危”中寻“机”,本溪的工业经济成为一条可以迎击风浪的大船,正在全力前行。
来源:本溪日报2009-12-15 编辑:白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