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百姓心声 回应热点话题——市政府领导“两会”期间进行会中办件见闻
1月6日至9日,全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围绕我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提案。市政府领导带领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同志,约见了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与代表委员零距离对话,就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提案进行会中办件。
提振经济 推动城市发展
【代表建议】 推进“夜市经济”发展
【政府答复】 千方百计扩大夜晚消费
发展“夜市经济”是树立旅游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商业功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有力举措,对于提振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今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郑君建议立足我市实际,借鉴外市成熟经验,推进“夜市经济”发展。
收到代表建议后,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尊严高度重视,在“两会”期间约见了市人大代表郑君,当面倾听她的意见。任尊严表示,我市“夜经济”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7个“夜经济”集聚区和12条夜经济特色街区,尤其在城市夜景亮化、公交延时运行、商贸延时服务等方面更是卓有成效。今年要重点开放冰雪项目,以冬季特色旅游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冬季“夜经济”。在6月至8月期间,持续举办啤酒节、美食一条街、烧烤季、夜间商品展等主题活动。同时,亮化9条景观路和1条太子河亮化景观带,为广大市民提供夜间休闲、娱乐、赏景的和谐环境。
【人大建议】 破解企业发展融资难问题
【委员提案】 加快民营企业发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
【政府答复】 让金融服务“沉下去”高效助力民企发展
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实体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市采取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帮助民营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取得一定效果,但企业“难贷款”,银行“贷款难”的不均衡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市委常委、副市长吴世民,副市长刘艳萍高度重视代表关于融资难的提案,表示坚决完成政府提出的“每年为民企新增贷款100亿元”目标。通过“政银企”广泛对接,让民企需求“浮上来”,金融服务“沉下去”,为真正需要贷款的企业雪中送炭,让优秀的金融产品用在“刀刃上”。政府将完善信用体系建设,银行推行适度稳健的货币政策,企业树立做大做强的信心,通过多方联动,为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改善民生 提升幸福指数
【政协提案】 规范管理中小学课后服务
【政府答复】 加强研究 逐步规范
课后服务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家长期盼,社会关注。2019年6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本溪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意见》,9月,课后服务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实施。为此,市教科委科技组提出了关于规范管理我市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提案。
针对这一提案,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尊严与市教育局负责同志在“两会”期间约见了市教科委科技组成员,当面听取他们的意见。任尊严表示,课后服务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下一步,将不断完善运行机制,真正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责、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课后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设置,设置一些符合实际、学生喜欢的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适应课后服务的需要。另外,不断强化对课后服务工作的督导检查,对在检查和督导中发现的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委员提案】 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亟盼完善城乡居民医保异地就医相关政策
【政府答复】 加强宣传解读,完善保障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民盟本溪市委提出了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亟盼完善城乡居民医保异地就医相关政策的提案,希望切实减轻贫困户因非自身原因、本地确实不具备医疗条件造成转诊的负担。
收到提案后,副市长牟傲风带领市医疗保障局负责同志一起约见了民盟本溪市委相关负责同志。市医疗保障局负责同志表示,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和大病补充保险等兜底政策,使农村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之上。牟傲风要求,一要加大既有保障政策的宣传解读,跟踪和剖析典型案例,检验政策落实情况。二要加强调研,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三要提高服务水平,开通百姓咨询和投诉渠道,提供“一站式”服务。
【委员提案】 推广生态农业林下有机中药材种植
【政府答复】 围绕四个方面加快推进发展
6位市政协委员经过充分调研,提出了推广生态农业林下有机中药材种植问题的提案。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副市长于庆伟在“两会”期间向代表做出答复。
于庆伟表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在2019年出台的《中共本溪市委关于生态立市推进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将以林下药材为重点的林下经济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时期的发展重点,给予重点支持。今年,市、县林草局将推进林下有机人参示范项目列入重点工作任务,把发展目标编制到“十四五”发展规划,并将示范基地项目列入到2020年工作计划。市政府将围绕做好发展规划、推进典型示范带动、加大服务和支持力度、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引导林下有机人参产业健康发展。
畅通出行 打造宜居城市
【代表提案】 疏通城市“肠梗阻”让停车不再“难”
【政府答复】 到今年年底基本解决主城区停车难问题
停车位紧缺,是困扰城市交通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本溪是座山城,既要解决行车难,又要解决停车难。市政府想群众之所想,努力化解停车需求和停车空间不足的实际矛盾。2018年在市中心区施划停车泊位超过10000个,2019年又新增停车位5812个。“建停车场为主、社会停车场为辅、路侧停车位为补”的解决方案正在一步步得到落实。
收到提案后,副市长刘旭东在“两会”期间约见了市人大代表杨树波。刘旭东对金融机构为解决“停车难”主动提供资金支持表示欢迎。目前,我市解决“停车难”问题正在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停车行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稳步推进。今年市政府将推动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居住小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实现错时共享,高效利用停车资源,同时在主城区及小区周边新建和改建不少于100处停车场,到今年年底基本解决主城区停车难问题,基本实现“停车必入位”。
【代表建议】 解决体育路两侧车辆通行拥堵问题
【政府答复】 增设停车标志 配套电子抓拍 规划停车泊位
收到市人大代表张海浪提出的关于解决体育路两侧车辆通行拥堵问题的建议后,副市长王会奇在“两会”期间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有关部门、警种进行工作研究与部署,力争第一时间落实解决。
王会奇带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同志约见了张海浪,对她提出的建议进行答复。首先加大了管理整治力度,对体育路增设了5处禁止停车标志及停车辅助标志,配套建设了3套电子警察抓拍系统,采取了限时停车管理措施。已拆除、没收阻车杆41件,拖移“僵尸车”2台。此路段的违停抓拍处罚拟于2月起实施。同时合理规划了停车泊位,在西芬岗至消防路方向(上行)单侧规划限时停放车位33个,在消防路至西芬岗方向(下行)规划夜间临时停车泊位46个。此外,坚持宣传先行原则,连日来制作印发《致商户及车主的一封信》1万余份。
【委员提案】 缓解明山区紫西路高峰拥堵
【政府答复】 优化勤务部署 完善交通设置 强化停车管理
市政协委员徐百群发现,明山区紫西路两侧存在车辆乱停乱放的交通违法行为,既造成了交通堵塞,又带来了安全隐患。为此,他提出了缓解明山区紫西路高峰拥堵的提案。
接到提案后,副市长王会奇高度重视,在“两会”期间当面答复了办理结果。他表示,市公安交警支队采取了系列优化措施,一是优化勤务部署,在早晚高峰期间将该条道路纳入指挥中心重点巡查范围。二是完善交通设置,对全线的标志、标线及电子警察设备进行完善补充,新增违法停车标志6处、电子警察抓拍设备4处,各类辅助提示标志8处。三是强化停车管理,拟对该条道路采取限时停放措施。下一步,还将做好交通拥堵的快速疏导、重点违法的精准打击、事故警情的及时处置、市民求助的紧急保障等方面工作,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新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