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绘就振兴发展新蓝图 ——市十六届政府工作综述
来源:本溪日报
累计引进国内到位资金996亿元,总投资3000多亿元的1800余个重点项目滚动推进;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至76.31%;维修改造早期棚改和老旧小区217个、城市主次干路104公里;7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组组数字彰显了市十六届政府四年来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过去四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应对挑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担当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凝心聚力推动“三市四区”建设,较好地完成了本届政府主要目标任务。
蹄疾步稳调结构 经济发展稳中提质
全市钢铁冶金及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做优做强,本钢对稳定经济增长的支撑力进一步增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面旗帜。文化旅游、特色优质农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活力有效释放。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4%,人均生产总值增加1.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2%;规上工业企业新增5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9%。
千方百计抓项目 发展支撑持续增强
四年来,累计引进项目708个、签约总额1209亿元,国内实际到位资金996亿元。总投资3000多亿元的1800余个重点项目滚动推进。成大生物疫苗等一批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落户本溪,龙新矿业、鑫暾生物质热电联产等一批项目全面启动, 上海绿谷、恒达物流园、废钢铁加工配送基地等一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田桓铁路、辽中环高速公路本溪段、“引观入本”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投入运营。谋划储备了2353个、总投资近7000亿元的“十四五”重点项目。仅2021年,重点推进500万元以上项目455个,招商签约项目225个,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近300亿元。
积极稳妥促改革 发展动能加速集聚
机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改革稳妥推进,高新区、经开区体制改革顺利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全国推广。营商环境建设深入推进,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职权5025项,企业评议政府部门平均满意率达到99.6%。新开办市场主体6.16万户、“个转企”1877户。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0户、雏鹰瞪羚企业50户、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23个,转化科技成果209项。
持之以恒优生态 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91.7%、劣V类水体比例为零。森林覆盖率保持全省第一。生态优势得到巩固,本溪满族自治县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桓仁满族自治县成功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获批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纳入国家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发展规划;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先行区取得进展。谋划储备绿色产业项目1200余个,建设国家和省级绿色矿山14户、绿色工厂25户。
聚力攻坚补短板 城乡面貌日益改善
四年来,全市维修改造早期棚改和老旧小区217个、城市主次干路104公里。拆除主城区违建5.1万处,整治小区303个,暖房子工程实现主城区全覆盖。解决超期回迁问题1.5万余户。改造农村危房1894户,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6647座,207个村实现整村整洁,92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不遗余力惠民生 发展成果普惠群众
市政府克服收支矛盾,牢牢兜住“三保”底线,办成了一批民生实事。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9%和8.5%。卫生医疗、养老服务、残疾人、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全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桓仁县省级贫困县提前摘帽、7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企业退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治理水平稳步提升,获批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特别是近两年来,市政府直面疫情考验,果断决策、快速响应、严格管控,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持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固防线,防控成果持续巩固,保护了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