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政务信息

拼抢争实 全力攻坚 三年行动实现首战告捷——2023年市政府工作成就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08 17:04:42 浏览次数: 【字体:

来源:本溪日报

过去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坚定不移实施“34456”发展战略,拼抢争实,全力攻坚,“四大战略”推进有力有序、“五个本溪”建设日新月异、“六个年”活动成果丰硕,经济形势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三年行动实现首战告捷。

  聚力狠抓产业升级 实体经济加快发展

聚焦“产业强市”战略,深入开展“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工业经济加速回暖:“双本”融合见行见效,推动本钢优化排产,铁精矿产量首次突破940万吨大关;粗钢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本钢采购地方废钢、铁精粉、备品备件分别增长54.9%、27.4%、60.5%;地方工业产能充分释放,规上、规下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10%。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玉晶玻璃数字化升级改造项目竣工达产,龙山泉啤酒、华润三药等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建成投产,荣盛建材混凝土制品项目竣工投产,思山岭铁矿一期前750万吨工程、山水工源绿色智能改造项目实现试运行。本钢工业大数据云平台、聚丰5G工厂、亚玛顿光伏背板玻璃等项目建成运营,高新区绿色原料药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冷链物流产业园签约项目开工建设。服务业发展提级扩容,开展“乐购本溪·惠享美好”促消费系列活动161场;成功举办第十七届本溪(国际)枫叶节,全市重点监测文旅企业接待游客数量、旅游综合收入,较2019年分别增长21.8%、34.5%。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2条措施,开展个体工商户培育、“提质 强企”等专项行动,新登记经营主体 1.86 万户、增 长 30.23%。

  聚力狠抓项目建设 开放合作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项目建设落实年” “招商引资竞赛年”活动,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央地、区域合作迈出新步伐。总投资220亿元的本桓高速公路109座桥梁、12座互通立交全部开工建设;总投资109.6亿元的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总投资121.5亿元的太子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获得核准批复;总投资60亿元的生活秀带项目15栋楼封顶;总投资31.7亿元的徐家堡子铁矿项目开工在即。新签约项目466个,全年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454亿元、增长32.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4.2%。积极与央企开展对接合作,签约省级项目6个、市级项目41个,签约额602亿元。签署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合作协议10项,华岳精工等23户企业实现稳定配套协作。

  聚力狠抓改革创新 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深入开展“重点改革突破年” “营商环境提升年” “人才兴市推进年”活动,重点改革不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管委会+公司”模式平稳有序运行;教育、医疗、财政体制等改革深入推进,培育“紧密型”教育集团19个,市中心医院对金山医院实现一体化托管,县域医共体建设位居全省前列。市政务服务中心新址启动运行,窗口办理行政事项达到1213项,235项高频事项实现“掌上办”;12345平台诉求办理综合排名全省第1位,“12345+网格”工作模式获《人民日报》点赞。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51人,认定高层次人才2070人,遴选“山城英才”49人,入选“兴辽英才”23人。组建市级产学研联盟20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户、国家“小巨人”企业2户,雏鹰瞪羚企业8户,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161户。完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8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15.5亿元。

  聚力狠抓生态建设 绿色发展再创佳绩

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生态建设成果丰硕。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废弃矿山复绿工作进度全省领先。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完成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48项,79项本钢超低排放改造项目、49户企业工业窑炉治理任务、47个排污口整治工作、16条河流健康评价全部完成。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1.8%、保持全省第2位。低碳发展有序推进,辽东绿色经济先行区加快建设,两县获评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县,新增特色经济林、林下药材基地4.3万亩,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家、绿色矿山10家。

  聚力狠抓统筹融合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落实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新建改造排水、燃气、供热老旧管网464公里,治理破损道路80余条,消除摸黑路22条,新增限时免费停车位2200个。103个改造后老旧小区实现封闭式物业管理,峪明路二号桥、老溪湖大桥等危桥完成维修改造,集本线八盘岭隧道改建工程建成通车。市工人文化宫完成主体施工。新建5G基站1194个,重点场所、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100%。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达到6.72亿斤。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5.25万亩,新增和改造升级设施农业700亩。维修农村供水工程41处、受益7.1万人,新建、改造农村道路117公里。桓仁县老漫子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35个行政村入选省级美丽宜居村创建名单。

  聚力狠抓民生保障 百姓福祉不断增进

聚焦“惠民富市”战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保障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职工住院起付标准下调200元,住院报销比例统一提高5%;22个老旧小区完成维修改造;滨河南路启动维修改造并完成部分工程,北光路、西芬路等10条城市道路完成改造;小华山桥建成通车;农村供水城乡一体化工程明山区试点完成年度任务,惠及百姓2000户;智慧公交调度系统上线运行;成功举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投放全民健身器材100套,开展公益惠民演出活动130场;完成符合条件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02户;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余人;市十二中教育集团大峪校区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彩屯校区完成项目立项。

  聚力狠抓安全防范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安全基础更加牢固,完成全行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安全护航、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扎实推进安全工作,全市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重大风险有效化解,提前超额完成“保交楼”年度任务。为群众办理产权登记1.7万户,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我市同时获得“试点合格城市”“优秀创新经验”两项全国殊荣,市场监管领域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永丰所获评全国首批五星市场监管所。市信访接待服务中心建成使用。着力推动“事要解决”,“万件化访行动”案件化解率98.74%,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